15-09-2011
1990年,檳州首席部長林蒼祐因競選失敗而退休(檳城大橋與光大成了他的代表作),改由許子根上台主政。這個時候檳城大橋的車輛流動量越來越多,但尚不至於形成嚴重堵塞的局面。1993年,檳城大橋私營化,其中一個條件是大橋使用率達飽和點後,有關公司要進行擴建,即從原有的雙行道增至三行道(目前已完成此項大工程)。
1995年的大選國陣在檳州取得大勝。當時行動黨原本在檳州議會有14席,後因補選減至13席,但大選後只剩下1席。根據許子根的透露,當時首相馬哈迪曾私下詢問,要用什麼來報答檳州人民給予國陣的有力支持,許子根提出了檳城需要第二大橋的建議。
於是馬哈迪在當時一個感恩宴上,當眾宣佈政府將在檳城建立第二大橋,這對檳州人民來說,無疑是另一個大喜訊,有關新聞也成了報章的頭條。
雖然政府心中已有腹稿,也預測第二大橋的興建是不可避免的未來大藍圖,但因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也導致政府不得不放慢發展的步伐。這之後,發生了1998年副首相安華被革職事件,而後者捲起烈火莫熄政改運動;更在1999年的大選衝擊馬哈迪的政權,國家政局進入微妙的狀態。
到了2002年,當時的首相馬哈迪認為經濟已有所改善,可以計劃興建第二大橋(因為在那時,檳城大橋的通車量已達飽和點,必須另尋出路)。在與日本公司商議下,又發現問題不易解決,原來日本公司提出較為苛刻的條件,建議興建鋼鐵大橋,原料要從日本入口。雖然利息甚低,僅1%;但比較之下成本太貴,只好暫時作罷。
2003年馬哈迪退休,改由阿都拉繼任第五任首相。他的作風與馬哈迪有所不同,先是對大型計劃謹慎其事,不貿然行動;後是在審時度勢下,又於2006年通過第九大馬計劃,將第二大橋正式納入其中,而且標明必須在五年內力促其中。
新舊大橋經營者相同
有了定案之後,第二大橋又歸誰承建呢?馬哈迪的計劃是否需要重新修改,或是原封不動?最後,許子根代表檳州政府與中央達成協議:交由管理檳城大橋的馬友乃德公司(UEM)負責,理由是現有大橋既由馬友乃德經營,在不發生利益衝突下,由此公司來推動第二大橋是適當的安排,也會順利地開展。
於是在2006年11月,首相阿都拉親自前來檳城主持第二大橋的動土禮,象徵著這座長達23公里(跨海部分17公里)落成後,將是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的計劃將會「美夢成真」。
不過,人們又對耗資30億令吉的建橋費有了不同的看法,畢竟它不是小數目,能否如期在五年內完工也有爭議(與第一大橋比較,承建費是增長四倍有餘)。
就在有人質疑是否「動土不動工」時,又一大喜訊幾乎讓每個人開了眼界。原來在2007年7月13日,馬來西亞政府和中國政府簽署貸款協議,向中國借貸馬幣27億令吉,年利3%,分20年攤還。它被形容為中國有史以來借給外國單一的最大貸款,參與見證的有我國第二財長諾莫哈末、首席部長許子根、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及中國駐馬大使程永華等。
海底隧道計劃浮現
根據馬友乃德集團董事經理阿末巴拉斯桑尼於當年7月16日透露,這是一項馬中聯營計劃,中國的港灣工程有限公司將佔有51%股份,而馬方則擁有49%。換句話說,中國公司將主導第二大橋的興建,而成立於1980年的中國港灣公司擁有豐富的建橋經驗,可預期在2011年完竣。
未想在2008年的大選,一場政治海嘯又影響了第二大橋的進程,不但檳州政府易主,由林冠英主政,不久後中央政府的當家也換人,由納吉順勢而上,但不變的是第二大橋將持續其進程,只是完工的日期絕對不是2011年,而是推到2013年了。同時造價不止30億令吉,而是提高為45億令吉了。根據所知第二大橋工程完成已超過50%,但是否在2013年通車,尚待觀察。
就在第二大橋尚未完工之際,不久前又傳來中國另一大公司與檳州政府簽署備忘錄,準備在檳城大展拳腳,建議興建以海底隧道為主幹的「第三通道」。
當然在第二大橋未落實前,相關的大型計劃也只能處在規劃階段,不大可能同步進行的。無論如何,檳州政府也得為檳島越來越嚴重的塞車問題,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以迎接兩年後第二大橋的通車,否則檳城的交通將因兩座大橋的通車,而陷入順得哥來失嫂意的尷尬情況。在這種情形下,重新打造檳城的交通路線圖是十分必要的。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bOF0TSq1owq1khJ0akf9y1B1VpL5F9d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東方文薈:馬來民族與語文古今談
11-09-2011
何謂馬來人?他們源自哪兒?
學界一般認為,廣義的馬來人源自亞洲內陸,後經由中南半島下,從馬來半島或安曼達曼群島擴散到各地。其分佈西至非洲東南海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印度南端的錫蘭(斯里蘭卡);東至南美洲的復活節島;南至紐西蘭,北至台灣與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其語言,一般稱為南島語系或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這語系又可分為印尼,以及南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美拉尼西亞(Melanesia)、波利尼西亞(Polynesia)四大語系。
其中,印尼語族人數最多。印尼語系主要分佈在蘇門答臘、爪哇、菲律賓、馬來半島、加里曼丹、馬達加斯加島等,是世界第五大語言群,僅次於漢語、英語、印地語與西班牙語。
就狹義的馬來人言, 則指原住在泰南、大馬、印尼(相對集中於蘇門答臘)、新加坡、汶萊等地的馬來人。就大馬來說,根據中國古籍,早在2世紀,吉打一帶便有個狼牙修國(Langkasuka,梵文,義為愉悅的山城);在5~6世紀,也有個赤土國,吉蘭丹一帶則有丹丹國。一般認為,這些王國都是高度印度化與佛教化的王國,從出土的碑銘可以得知,當時的馬來語是有語無文,而借用梵文來書寫的(使用梵文中的跋羅婆(Pallava)文體)。這情形也見之於在蘇門答臘東岸出土的7世紀碑銘中。
馬來群島的通用交際語
據此而論,大體上,從5世紀到馬六甲王朝(1400~1511)創立之前,從扶南(今柬埔寨)到印尼的馬來人,均盛行婆羅門教、佛教並使用梵文。實則,今日的馬來語中,便有為數不少的梵文詞彙,如Jaya(成功)、Raja(君主)、Bangsa(民族)、Maha(至尊)等。在馬來亞,直到馬六甲王朝中期後,方轉用阿拉伯字母來書寫馬來文(爪夷文,Tulisan Jawi)。
1957年馬來亞獨立後,又從爪夷文轉向拉丁字母(Tulisan Rumi),比如說,第一份以拉丁字母拼書寫的馬來文日報《每日新聞》(Berita Harian)便開始發行於1957年7月1日,而學校也開始逐步廢除爪夷文,以至於使用爪夷文的《馬來前鋒報》(Utusan Melayu)公司,也不得不另外出版一份使用拉丁拼音法的《馬來西亞前鋒報》(Utusan Malaysia)。有趣的是,最早使用拉丁拼音法的,竟是峇峇社群(Baba)所發行的報紙《東星報》(Bintang Timor)!
據知,這份《東星報》發行於1894年7月2日,發行人為編有《新加坡百年史》的峇峇宋旺相(Song Ong Siang)。社會學家所稱的這類邊際人(marginal man)常會有出乎意料的創見、創舉。同樣有趣的是,在印尼,最早用馬來語辦報的,竟然也是歐印混血人與華人峇峇,他們早在1856年,便用馬來語發行報紙,對馬來語的通用化起了很大幫助,更為印尼民族主義思想的擴散起了推動作用。(見《百年馬來文與文學的運動,1888~1988》一書,語文出版局(DBP),1992,頁268)。
在1928年10月27~28日,一群來自印尼群島各地的青年在雅加達宣誓了一個《青年誓言》(Sumpah Pemuda),宣稱:「我們這批青年男女,視祖國印尼為單一的印尼國度,單一的印尼國族(Berbangsayang Satu,Bangsa Indonesia),我們支持印尼語(馬來語)為團結的語言(BahasaPersatuan)。」他們還主張用以下的五大政策來實現上述宣誓,即意願、歷史、語文、習俗與教育。這顯然是種要打造「意願之國族」(Nation-of-Intent)的國族國家觀。
印尼有200多種族群(suku bangsa)與語言,且狹義的馬來人(Orang Melayu)只佔總人口的約8%,遠少於爪哇人,巽他人(Sundanese)等,何以卻能脫穎而出,成為眾人皆認可的國語與官方用語?這自有其歷史與現實的成因。
歷史地看,在蘇門答臘東岸南部,最早崛起的帝國室利佛逝( 梵文為S r iVijaya,10世紀後中譯為三佛齊,崛起於約西元650年,亡於1397年),便是個馬來帝國。它控制了馬六甲與巽他海峽,可說佔了絕佳的地理優勢,成為興盛的貿易、文化與宗教中心。唐朝高僧義淨在由海路往印度求法時,便先後在此逗留了近十年,以便把梵文佛經譯為漢文。據義淨所述,當時,室利佛逝北部尚有個未羅游國(Malayu)。(見Hall,《東南亞史》,1968)。
室利佛逝被爪哇的滿者伯夷帝國(Majapahit)消滅後,其後裔拜里迷蘇拉便在馬六甲創建了另一個馬來王朝(1400~1511)。在這段期間,馬來語成了一種通用於馬來群島的交際語。雖然大多數非馬來裔講的,可能是不規範的市集馬來語(bahasa pasar),卻對其傳播有推廣作用。易言之,重要的是地理優勢與經貿功能,而非人口的絕對數。且一般認為,馬來文相對簡單易學,不像爪哇語那麼複雜,又富有等級意識。
不同階級各有認同對像
就大馬來說,由於受到印尼民族主義運動的影響,受馬來文教育者也在1930年代後,逐漸重視馬來語地位的討論;1947年,一批左傾的馬來與非馬來知識分子也組成「人民力量中心-泛馬聯合行動理事會」(PUTERA-AMCJA),擬定了一份《人民憲章》(Perlembagaan Rakyat),其中提到:
一,所有視馬來亞為其祖國的人,均享有同等的政治權利;
二,要對馬來人的進步給予特別的關心;
三,馬來語文應成為馬來亞唯一的國語與官方用語;
四,馬來亞的公民應稱為馬來由人(Melayu)。
可見,這也是受到國族國家觀影響的國族建構(Nation-Building)觀,雖然其來源是印尼,而非直接來自西方。
在大馬,馬來民族主義,包括語文民族主義的崛起,也與英人在1922年設立於霹靂丹絨馬林(Tanjong Malim)的蘇丹依德利斯師範學院(Sultan Idris TrainingCollege,SITC)有關。自1896年成立馬來聯邦(F.M.S.)以來,英人並不重視一般馬來平民百姓的教育,頂多只讓學生受4至5年的小學教育。
對於傳統的貴族、王室子弟,則在1905年在江沙為他們設立了江沙馬來學院(Malay College Kuala Kangsar,MCKK),以培養他們為公務員。大體上言,這些受英文教育者也頗忠於英殖民政府。1946年成立的巫統的領導層,也多是受英教的,不是很徹底的民族主義者。在獨立十年後(1967年)之後,有人尚想延用英文為官方用語之一。
出身於上述師範學院的馬來文教育者則不同,他們有相當部份是激烈的反英、反殖、反帝國主義者。有人認為,這個學院是馬來民族主義的搖籃,而他們之所以較反英,主因之一在於他們多出身於中下層,且受馬來文教育者出路不廣,除了成為教師、記者外,就較少有體面的出路。
伸言之,這涉及了語文與教育流動及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的課題。在1964年之前,本國尚無馬來文中學,只有小學,本地公務員也多是受英文教育,這也難免使受馬來文教育者產生被歧視的感覺;外加上印尼的影響,他們遂把民族、語文與馬來群島(Nusantara)視為認同的對象。
反之,在1946年巫統成立前,大體上傳統貴族、王室精英多認同個別土邦(Negeri);把土邦與蘇丹視為效忠與認同的對象。此點,也可由1930年代成立的一些馬來人州屬性組織中看出來,如雪蘭莪馬來人協會(PMS),或霹靂州馬來人協會(PMP)等。
就認同的對象、民族、語文、宗教、文化、地域認同等等來看,2 0世紀初興起的回教改革派,如「少壯派」(Kaum Muda),較偏向回教認同;左傾民族主義者較偏向民族、語文與超地區的大馬來由認同,而右傾民族主義者則較偏向本土馬來族認同,如巫統標榜的是為宗教、民族與國家鬥爭。
雖說,巫統在理論上是民族、宗教與國家並重,實際上卻是民族至上論者,至於其領導者,也多是較世俗的務實主義者。當巫統的支持基礎由教師群轉為工商界人士時,他們自也會迎合工商界、集團的需要。
至於左傾民族主義者,由於備受英殖民政府打壓,逐由盛轉衰,從而使巫統檢了便宜,成了主流。當時被視為進步的沒落了,被視為保守的、妥協的反而因勢而起。進入21世紀後,全民公正、法治、善治會否取代「族群擺中間,正義是非放兩邊」的做法,就有待觀察了。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8jC0QO71KF0131X07nO9uLw1mFy1N8U
何謂馬來人?他們源自哪兒?
學界一般認為,廣義的馬來人源自亞洲內陸,後經由中南半島下,從馬來半島或安曼達曼群島擴散到各地。其分佈西至非洲東南海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印度南端的錫蘭(斯里蘭卡);東至南美洲的復活節島;南至紐西蘭,北至台灣與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其語言,一般稱為南島語系或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這語系又可分為印尼,以及南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美拉尼西亞(Melanesia)、波利尼西亞(Polynesia)四大語系。
其中,印尼語族人數最多。印尼語系主要分佈在蘇門答臘、爪哇、菲律賓、馬來半島、加里曼丹、馬達加斯加島等,是世界第五大語言群,僅次於漢語、英語、印地語與西班牙語。
就狹義的馬來人言, 則指原住在泰南、大馬、印尼(相對集中於蘇門答臘)、新加坡、汶萊等地的馬來人。就大馬來說,根據中國古籍,早在2世紀,吉打一帶便有個狼牙修國(Langkasuka,梵文,義為愉悅的山城);在5~6世紀,也有個赤土國,吉蘭丹一帶則有丹丹國。一般認為,這些王國都是高度印度化與佛教化的王國,從出土的碑銘可以得知,當時的馬來語是有語無文,而借用梵文來書寫的(使用梵文中的跋羅婆(Pallava)文體)。這情形也見之於在蘇門答臘東岸出土的7世紀碑銘中。
馬來群島的通用交際語
據此而論,大體上,從5世紀到馬六甲王朝(1400~1511)創立之前,從扶南(今柬埔寨)到印尼的馬來人,均盛行婆羅門教、佛教並使用梵文。實則,今日的馬來語中,便有為數不少的梵文詞彙,如Jaya(成功)、Raja(君主)、Bangsa(民族)、Maha(至尊)等。在馬來亞,直到馬六甲王朝中期後,方轉用阿拉伯字母來書寫馬來文(爪夷文,Tulisan Jawi)。
1957年馬來亞獨立後,又從爪夷文轉向拉丁字母(Tulisan Rumi),比如說,第一份以拉丁字母拼書寫的馬來文日報《每日新聞》(Berita Harian)便開始發行於1957年7月1日,而學校也開始逐步廢除爪夷文,以至於使用爪夷文的《馬來前鋒報》(Utusan Melayu)公司,也不得不另外出版一份使用拉丁拼音法的《馬來西亞前鋒報》(Utusan Malaysia)。有趣的是,最早使用拉丁拼音法的,竟是峇峇社群(Baba)所發行的報紙《東星報》(Bintang Timor)!
據知,這份《東星報》發行於1894年7月2日,發行人為編有《新加坡百年史》的峇峇宋旺相(Song Ong Siang)。社會學家所稱的這類邊際人(marginal man)常會有出乎意料的創見、創舉。同樣有趣的是,在印尼,最早用馬來語辦報的,竟然也是歐印混血人與華人峇峇,他們早在1856年,便用馬來語發行報紙,對馬來語的通用化起了很大幫助,更為印尼民族主義思想的擴散起了推動作用。(見《百年馬來文與文學的運動,1888~1988》一書,語文出版局(DBP),1992,頁268)。
在1928年10月27~28日,一群來自印尼群島各地的青年在雅加達宣誓了一個《青年誓言》(Sumpah Pemuda),宣稱:「我們這批青年男女,視祖國印尼為單一的印尼國度,單一的印尼國族(Berbangsayang Satu,Bangsa Indonesia),我們支持印尼語(馬來語)為團結的語言(BahasaPersatuan)。」他們還主張用以下的五大政策來實現上述宣誓,即意願、歷史、語文、習俗與教育。這顯然是種要打造「意願之國族」(Nation-of-Intent)的國族國家觀。
印尼有200多種族群(suku bangsa)與語言,且狹義的馬來人(Orang Melayu)只佔總人口的約8%,遠少於爪哇人,巽他人(Sundanese)等,何以卻能脫穎而出,成為眾人皆認可的國語與官方用語?這自有其歷史與現實的成因。
歷史地看,在蘇門答臘東岸南部,最早崛起的帝國室利佛逝( 梵文為S r iVijaya,10世紀後中譯為三佛齊,崛起於約西元650年,亡於1397年),便是個馬來帝國。它控制了馬六甲與巽他海峽,可說佔了絕佳的地理優勢,成為興盛的貿易、文化與宗教中心。唐朝高僧義淨在由海路往印度求法時,便先後在此逗留了近十年,以便把梵文佛經譯為漢文。據義淨所述,當時,室利佛逝北部尚有個未羅游國(Malayu)。(見Hall,《東南亞史》,1968)。
室利佛逝被爪哇的滿者伯夷帝國(Majapahit)消滅後,其後裔拜里迷蘇拉便在馬六甲創建了另一個馬來王朝(1400~1511)。在這段期間,馬來語成了一種通用於馬來群島的交際語。雖然大多數非馬來裔講的,可能是不規範的市集馬來語(bahasa pasar),卻對其傳播有推廣作用。易言之,重要的是地理優勢與經貿功能,而非人口的絕對數。且一般認為,馬來文相對簡單易學,不像爪哇語那麼複雜,又富有等級意識。
不同階級各有認同對像
就大馬來說,由於受到印尼民族主義運動的影響,受馬來文教育者也在1930年代後,逐漸重視馬來語地位的討論;1947年,一批左傾的馬來與非馬來知識分子也組成「人民力量中心-泛馬聯合行動理事會」(PUTERA-AMCJA),擬定了一份《人民憲章》(Perlembagaan Rakyat),其中提到:
一,所有視馬來亞為其祖國的人,均享有同等的政治權利;
二,要對馬來人的進步給予特別的關心;
三,馬來語文應成為馬來亞唯一的國語與官方用語;
四,馬來亞的公民應稱為馬來由人(Melayu)。
可見,這也是受到國族國家觀影響的國族建構(Nation-Building)觀,雖然其來源是印尼,而非直接來自西方。
在大馬,馬來民族主義,包括語文民族主義的崛起,也與英人在1922年設立於霹靂丹絨馬林(Tanjong Malim)的蘇丹依德利斯師範學院(Sultan Idris TrainingCollege,SITC)有關。自1896年成立馬來聯邦(F.M.S.)以來,英人並不重視一般馬來平民百姓的教育,頂多只讓學生受4至5年的小學教育。
對於傳統的貴族、王室子弟,則在1905年在江沙為他們設立了江沙馬來學院(Malay College Kuala Kangsar,MCKK),以培養他們為公務員。大體上言,這些受英文教育者也頗忠於英殖民政府。1946年成立的巫統的領導層,也多是受英教的,不是很徹底的民族主義者。在獨立十年後(1967年)之後,有人尚想延用英文為官方用語之一。
出身於上述師範學院的馬來文教育者則不同,他們有相當部份是激烈的反英、反殖、反帝國主義者。有人認為,這個學院是馬來民族主義的搖籃,而他們之所以較反英,主因之一在於他們多出身於中下層,且受馬來文教育者出路不廣,除了成為教師、記者外,就較少有體面的出路。
伸言之,這涉及了語文與教育流動及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的課題。在1964年之前,本國尚無馬來文中學,只有小學,本地公務員也多是受英文教育,這也難免使受馬來文教育者產生被歧視的感覺;外加上印尼的影響,他們遂把民族、語文與馬來群島(Nusantara)視為認同的對象。
反之,在1946年巫統成立前,大體上傳統貴族、王室精英多認同個別土邦(Negeri);把土邦與蘇丹視為效忠與認同的對象。此點,也可由1930年代成立的一些馬來人州屬性組織中看出來,如雪蘭莪馬來人協會(PMS),或霹靂州馬來人協會(PMP)等。
就認同的對象、民族、語文、宗教、文化、地域認同等等來看,2 0世紀初興起的回教改革派,如「少壯派」(Kaum Muda),較偏向回教認同;左傾民族主義者較偏向民族、語文與超地區的大馬來由認同,而右傾民族主義者則較偏向本土馬來族認同,如巫統標榜的是為宗教、民族與國家鬥爭。
雖說,巫統在理論上是民族、宗教與國家並重,實際上卻是民族至上論者,至於其領導者,也多是較世俗的務實主義者。當巫統的支持基礎由教師群轉為工商界人士時,他們自也會迎合工商界、集團的需要。
至於左傾民族主義者,由於備受英殖民政府打壓,逐由盛轉衰,從而使巫統檢了便宜,成了主流。當時被視為進步的沒落了,被視為保守的、妥協的反而因勢而起。進入21世紀後,全民公正、法治、善治會否取代「族群擺中間,正義是非放兩邊」的做法,就有待觀察了。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8jC0QO71KF0131X07nO9uLw1mFy1N8U
國語為體、英語為用的是與非--從英語教數理談起
就英文教數理而言,反對者有之,支持者有之,持觀望或無特定看法者亦有之,在這種情況下,若交給學校自己做主,不失為一個較不得罪人的取巧方式。至於何以1990年代後,掌權精英對語文政策有所鬆動,則涉及了區域化與全球化的課題;進而言之,也是個語文對進步繁榮,或只有民族進步了,才會帶動語文進步或反之的爭議。此外,也可能發生「族進語退」的現象。
是民族進步了,其語文也跟著進步抑或是進步的語文可帶動民族的進步,是個早在百年前,便有中國與日本的知識份子在爭論的課題,如是否應用洋文取替中文與日文,以加速國富民(兵)強,保種保國。在二次戰後的非洲,這也是個熱點課題,以至於在戰後,許多非洲國家依然用前殖民宗主國的語文來做官方與教學語文,如英語、法語等。
在亞洲、印度、菲律賓、新加坡等國,也延用了前殖民宗主國的語文,如在新加坡,在1987年後,連華文學校也全面英文化;而在菲律賓,早在1974年,菲律賓實施了英語與菲律賓語並用的雙語教育政策,也就是,在小學階段用英文教英語、數學與理科,而用菲律賓語教其他科目的分語教學制;在中學,則用英語教技術與家政科,而用菲律賓語教其他科目。至於大馬的英文教數理是否學自菲律賓,就不得而知,惟爭議的性質則大同小異。
整體條件必須到位
何以用英語教數理,這恐怕是意識形態的成份大於哲理的成份。許多人總以為,英語代表進步、科技,甚至是開明與文明;因此,用英語教與科技有關的科目,應有助於加速國家的現代化,也是走向進步與繁榮的捷徑。無疑,英語的詞彙量(高達50多萬)與信息量是高居榜首的;只是,這與學習者的能力、學習精神、學習方式、環境、設備、師資、家庭背景、學校與社會風氣等,並無絕對的相關性。
比方說,自1980年代以來,許多美國的學者便認為美國中小學教育的水平在下降而非上升!有人還因此提出美國在中小學教育上,是個臨危國家(Nation-atrisk)。印度與菲律賓的英語教育雖也培養出了不少高級精英,可有很大部份是內才外用,且大部份人民的知識與技能水平不高。只有新加坡、香港等,其他配套條件到位的地方,才取得較佳的成果。易言之,英文信息量、知識量雖大,但光靠語文,並非進步繁榮的保障。
進而言之,對一國而言,關鍵是人民整體的素質,如日台韓,而非單純的語文;雖然,對小國而言,在高等教育上,借用英語不失為多快好省的明智選擇,如荷蘭與北歐諸國;但在基礎教育上,先搞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是先決條件,而要搞好基礎,本族語教育無疑是較有效的。至於新加坡,由於是全面用英語(母語是各族必修科),且英語是不少人的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自有其特殊性。
在多語族群國如大馬,由於有國語與官方用語的考慮,是難走全面英語化的路線;因此,就選擇走國語第一,英語第二,或國語為體,英語為用的雙軌制。在1990年代後,更放寬高等教育的用語限制。這等於認可了,除了馬來語外,國人也應學好英語,甚至是第三種語文,如阿拉伯語。這與1956年《拉薩報告書》所提出的共同語文與共同課程,是國民團結的工具的手段與目標是否有所衝突,則仁智可見。
歷史地看,自1951年以來,便有官方報告書認為,只有經由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課題,才有可能塑造各族人民的馬來亞觀、意識(Malayan Outlook & Consciousness)以期形成統一的馬來亞國族(United Malayan Nation)。
使用者越多身價越高
只是在現實中,同一個目標(塑造大馬國族,nation-building)或國民團結,卻可以有著不同的解釋:如馬來人本身便有主張建立「大馬來由」(Melayu Raya,即與印尼合併),回教國或一尊多元的多元社會等主張。而非馬來人也有「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Malaysian Malaysia,行動黨)、「大馬之子」(Anak Malaysia,民政黨)或「大馬人民」(Rakyat Malaysia,馬華公會)等不同主張,顯見,團結的路線不限於一,也不必限於一,而應有與時並進的變通。
既然如此,就無必要堅持一個國家、一種民族、一種文化、一種語文的單一國族觀,而可以嘗試不同的模式,如一國多制。馬來人可以多語並學,以增強競爭力,非馬來人也可以本族語、國語、英文或其他用語兼學並用--雖然,這是個不小的挑戰。
實則,1951年的《芬吳報告書》(Fenn-Wu Report)便指出,華校並無礙國民團結,只是,華校生則得學三語(Trilingualism)。這不僅有助於國民團結,也可強化華人的教育與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開拓更佳的職涯(career)。
何以國語為體(國民團結的語文),英語為用(國富民強的語文),會在1990年代後(而非1970與80年代)得到進一步的重視,原因固然多重,而區域化與全球化無疑是主因。大馬是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對外資外貿的依存度高,且全球化也激化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在這個經濟至上的時代(也是個盛行比較,比排行榜的時代),也迫使政府得拿出政績來,更得創造足夠的體面就業機會,以免危及政權地位。
與此同時,民主化、自由化、信息化也強化了國民的權利意識,更促進了跨族群公民社會的壯大,或多或少也會鬆動不合時宜的單元主義國族觀。伸言之,儘管全球化是個備受爭議的進程,它卻或多或少會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削弱主權國家的自主性、自足性與自助性,進而強化了主權國與國際或區域的相互依存性(Interdependence),也迫使主權國得變得更富競爭力、效率、生產力、創新力、靈活力、變通力等,而非一條道路跑到黑。
至於國語為體,英語為用的雙軌制,會否演化為英語成為贏家通吃(Winner take-all)的格局,則有待觀察。大體上言,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及工商業的發展,應會有更多中高層及專業階層,把英語視為溝通與團結的中立的實用語言。
實事求是地看,一個國家或地區語言越多,如非洲、印度、新加坡、歐盟,英語的地位越突出,而變成贏家通吃的語文。之所以,主因之一在於,語文的特點是,用者越多,其身價與經濟、政治、文化、娛樂等價值越高,又進而誘使更多人選英語而棄他語。眾聲喧嘩一點紅,可說是其特點。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p0W0LtK1rPL12cn0sCN8Tm82eXQ8HIY
是民族進步了,其語文也跟著進步抑或是進步的語文可帶動民族的進步,是個早在百年前,便有中國與日本的知識份子在爭論的課題,如是否應用洋文取替中文與日文,以加速國富民(兵)強,保種保國。在二次戰後的非洲,這也是個熱點課題,以至於在戰後,許多非洲國家依然用前殖民宗主國的語文來做官方與教學語文,如英語、法語等。
在亞洲、印度、菲律賓、新加坡等國,也延用了前殖民宗主國的語文,如在新加坡,在1987年後,連華文學校也全面英文化;而在菲律賓,早在1974年,菲律賓實施了英語與菲律賓語並用的雙語教育政策,也就是,在小學階段用英文教英語、數學與理科,而用菲律賓語教其他科目的分語教學制;在中學,則用英語教技術與家政科,而用菲律賓語教其他科目。至於大馬的英文教數理是否學自菲律賓,就不得而知,惟爭議的性質則大同小異。
整體條件必須到位
何以用英語教數理,這恐怕是意識形態的成份大於哲理的成份。許多人總以為,英語代表進步、科技,甚至是開明與文明;因此,用英語教與科技有關的科目,應有助於加速國家的現代化,也是走向進步與繁榮的捷徑。無疑,英語的詞彙量(高達50多萬)與信息量是高居榜首的;只是,這與學習者的能力、學習精神、學習方式、環境、設備、師資、家庭背景、學校與社會風氣等,並無絕對的相關性。
比方說,自1980年代以來,許多美國的學者便認為美國中小學教育的水平在下降而非上升!有人還因此提出美國在中小學教育上,是個臨危國家(Nation-atrisk)。印度與菲律賓的英語教育雖也培養出了不少高級精英,可有很大部份是內才外用,且大部份人民的知識與技能水平不高。只有新加坡、香港等,其他配套條件到位的地方,才取得較佳的成果。易言之,英文信息量、知識量雖大,但光靠語文,並非進步繁榮的保障。
進而言之,對一國而言,關鍵是人民整體的素質,如日台韓,而非單純的語文;雖然,對小國而言,在高等教育上,借用英語不失為多快好省的明智選擇,如荷蘭與北歐諸國;但在基礎教育上,先搞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是先決條件,而要搞好基礎,本族語教育無疑是較有效的。至於新加坡,由於是全面用英語(母語是各族必修科),且英語是不少人的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自有其特殊性。
在多語族群國如大馬,由於有國語與官方用語的考慮,是難走全面英語化的路線;因此,就選擇走國語第一,英語第二,或國語為體,英語為用的雙軌制。在1990年代後,更放寬高等教育的用語限制。這等於認可了,除了馬來語外,國人也應學好英語,甚至是第三種語文,如阿拉伯語。這與1956年《拉薩報告書》所提出的共同語文與共同課程,是國民團結的工具的手段與目標是否有所衝突,則仁智可見。
歷史地看,自1951年以來,便有官方報告書認為,只有經由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課題,才有可能塑造各族人民的馬來亞觀、意識(Malayan Outlook & Consciousness)以期形成統一的馬來亞國族(United Malayan Nation)。
使用者越多身價越高
只是在現實中,同一個目標(塑造大馬國族,nation-building)或國民團結,卻可以有著不同的解釋:如馬來人本身便有主張建立「大馬來由」(Melayu Raya,即與印尼合併),回教國或一尊多元的多元社會等主張。而非馬來人也有「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Malaysian Malaysia,行動黨)、「大馬之子」(Anak Malaysia,民政黨)或「大馬人民」(Rakyat Malaysia,馬華公會)等不同主張,顯見,團結的路線不限於一,也不必限於一,而應有與時並進的變通。
既然如此,就無必要堅持一個國家、一種民族、一種文化、一種語文的單一國族觀,而可以嘗試不同的模式,如一國多制。馬來人可以多語並學,以增強競爭力,非馬來人也可以本族語、國語、英文或其他用語兼學並用--雖然,這是個不小的挑戰。
實則,1951年的《芬吳報告書》(Fenn-Wu Report)便指出,華校並無礙國民團結,只是,華校生則得學三語(Trilingualism)。這不僅有助於國民團結,也可強化華人的教育與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開拓更佳的職涯(career)。
何以國語為體(國民團結的語文),英語為用(國富民強的語文),會在1990年代後(而非1970與80年代)得到進一步的重視,原因固然多重,而區域化與全球化無疑是主因。大馬是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對外資外貿的依存度高,且全球化也激化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在這個經濟至上的時代(也是個盛行比較,比排行榜的時代),也迫使政府得拿出政績來,更得創造足夠的體面就業機會,以免危及政權地位。
與此同時,民主化、自由化、信息化也強化了國民的權利意識,更促進了跨族群公民社會的壯大,或多或少也會鬆動不合時宜的單元主義國族觀。伸言之,儘管全球化是個備受爭議的進程,它卻或多或少會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削弱主權國家的自主性、自足性與自助性,進而強化了主權國與國際或區域的相互依存性(Interdependence),也迫使主權國得變得更富競爭力、效率、生產力、創新力、靈活力、變通力等,而非一條道路跑到黑。
至於國語為體,英語為用的雙軌制,會否演化為英語成為贏家通吃(Winner take-all)的格局,則有待觀察。大體上言,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及工商業的發展,應會有更多中高層及專業階層,把英語視為溝通與團結的中立的實用語言。
實事求是地看,一個國家或地區語言越多,如非洲、印度、新加坡、歐盟,英語的地位越突出,而變成贏家通吃的語文。之所以,主因之一在於,語文的特點是,用者越多,其身價與經濟、政治、文化、娛樂等價值越高,又進而誘使更多人選英語而棄他語。眾聲喧嘩一點紅,可說是其特點。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p0W0LtK1rPL12cn0sCN8Tm82eXQ8HIY
東方文薈:廟里乾坤
神廟對我來說是個深不可測的地方。大概以前看過許多深山古剎的老電影,那種隱蔽在山中的荒涼廟宇似乎都蘊含著感人的故事,那晨霧,雨珠,煙氣,殘竹都像是很早就存在那里了,它們深邃地靜默著,等待結緣者的降臨。這種老廟里造就了小倩和寧采臣的悱惻戀情,也曾埋藏腥風血雨的江湖故事。
和電影里的深山古剎相比,我們這里的神廟當然不是荒涼的。多數的時候,神廟里人聲沸騰,充滿著節慶的氣氛。為膜拜,為祈福,或是禱盼願望的實現。
其實小小的廟宇承載著普通老百姓的信仰,一切交付予神明,就不是本身需獨自承擔的孤單責任了。在神明的庇佑下,一切都有了穩定的寄托,就有了「共鳴」的紐帶。
孩童們對神廟都很好奇,也當成一個神秘好玩的地方。那些高大昂然的神像不說話,卻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眾人的敬仰。孩童們被告知「不能亂說話!」,這對他們是新鮮的;而挑戰權威,一直都是孩童熱衷的遊戲。
各種各樣的拜祀用品羅列,廟里的信眾唸唸有詞,構成一幅奇異的景象。孩童們在疑惑,究竟這些木然不動的身影里頭,真有「靈」嗎?大人們沒法回答這些問題,就拿出那句老話來敷衍:等你長大自然會知道。
與孩童比起來,年輕人就成為冷漠的存在了。他們多數受到現代教育的熏陶,不信鬼神,就算半信半疑,也被教導必須「敬鬼神而遠之」。這大抵是東方文化「明哲保身」的根髓吧,在行動上循規蹈矩。光明磊落地待人處世當然好,卻又似乎少了一些靈魂的激盪了。
迷中有信,信中有迷?
「迷信」二字如此深烙腦門,成為一個輕易評價人類行為的詞彙。如果年輕人也喜隨家中長輩到廟里對神明頂禮膜拜,或許要被說成「迷信」之流了。究竟是「迷」或是「信」,或者迷中本有信,信中自有迷?斷不是三言兩語或單層面思維可推斷的了。
我喜歡到神廟去,也不完全因為宗教因素。神廟和佛堂是不同的,前者大抵為儒、釋、道三者交融的本土教派,屬民間宗教的一種;而佛堂則屬大乘佛教。佛堂宏深壯闊,氣勢滔滔;而神廟則大小不一,個別供奉天下諸神,各有名堂,多為當地信眾出資所建。佛堂里的佛像靜穆慈悲,而神廟里的尊座卻無奇不有,各府王爺元帥和玄天上帝並立,令人眼花繚亂。
在心思煩亂的時候,我喜歡到佛堂里靜坐;而平常時候,我更喜歡到神廟探秘。廟里的神祇有親和力和不怒自威的莊嚴相,許多神話故事充滿人性的光輝。分佈於我國各地的廟宇,其實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門深具學術價值、值得深入探討的學問。
雖然在「迷信」大網的籠罩下,它們仍存在於亞州各國的亞裔社區,一直是香火鼎盛,信眾不減。這也就說明了其存在的客觀價值。西方人流行看心理醫生,有人說,東方人的心理醫生就是廟里的神靈,此說似不無道理。
研究東南亞宗教的學者指出,馬來西亞本土華人神廟有著以下的功能:其一,當作本地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想當年我們祖先南來蠻荒,神廟存在的意義就如「會館」,卻沒有「會館」的地緣性質,神廟以宗教來促進團結,加強交流,是完整社會結構的重要存在。
再者,神廟存在本地,亦是本地華人展示其經濟力量的憑證,對本地華人身份認同的確立有著一定的影響。社會現象一直是人們心理變遷的展示,宗教學作為社會學與人類學的一環,成為探討人類思想發展史的有力工具。
鄙薄他人即鄙薄自己
楊牧的《疑神》里記錄一段有趣的話:
「宗教的首要是教人謙遜。一個人若是為有了宗教信仰而驕傲,自滿,甚至因此鄙薄無信仰者,或動輒排斥與他信仰稍稍不同的人,便表示他自己還沒有找到信仰,所以,他自己也在他自己鄙薄和排斥之列。
一個人若因為自覺接受了上帝,心里喜悅,但又猶豫,感到有點難為情(這其中自以知識分子為最顯著),便時時於言談筆下帶有defensive的防禦意味,以及offensive的攻擊企圖,也表示他去宗教所願教他的謙遜甚遠,他再怎麼說都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
這句話有趣之處就在於,它指出了宗教與個人的對立,太看重自我(ego)的人較難寬容地接受宇宙間的某些超驗的意識,因為這類人特別喜歡質疑一切。偏偏「捨我」就是大部分東方信仰所要求的形態。
在不同時空下,神靈的的故事各異,唯一把它們接連在一起的,是人類共有的精神與冥想。就好像我們都渴望快樂,拒絕痛苦,珍惜成功,害怕失敗,一切是相悖的,其實又是相通的。就像一個圓,開始與結束都是同一個點。這大概也就是每個人心靈渴望的圓滿吧。而在神廟里,我看到各種心靈的火花碰撞,並留下了激盪之後殘餘的沉著。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arC0ct21Hh01UrQ0u7B832F2gGS8Avb
和電影里的深山古剎相比,我們這里的神廟當然不是荒涼的。多數的時候,神廟里人聲沸騰,充滿著節慶的氣氛。為膜拜,為祈福,或是禱盼願望的實現。
其實小小的廟宇承載著普通老百姓的信仰,一切交付予神明,就不是本身需獨自承擔的孤單責任了。在神明的庇佑下,一切都有了穩定的寄托,就有了「共鳴」的紐帶。
孩童們對神廟都很好奇,也當成一個神秘好玩的地方。那些高大昂然的神像不說話,卻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眾人的敬仰。孩童們被告知「不能亂說話!」,這對他們是新鮮的;而挑戰權威,一直都是孩童熱衷的遊戲。
各種各樣的拜祀用品羅列,廟里的信眾唸唸有詞,構成一幅奇異的景象。孩童們在疑惑,究竟這些木然不動的身影里頭,真有「靈」嗎?大人們沒法回答這些問題,就拿出那句老話來敷衍:等你長大自然會知道。
與孩童比起來,年輕人就成為冷漠的存在了。他們多數受到現代教育的熏陶,不信鬼神,就算半信半疑,也被教導必須「敬鬼神而遠之」。這大抵是東方文化「明哲保身」的根髓吧,在行動上循規蹈矩。光明磊落地待人處世當然好,卻又似乎少了一些靈魂的激盪了。
迷中有信,信中有迷?
「迷信」二字如此深烙腦門,成為一個輕易評價人類行為的詞彙。如果年輕人也喜隨家中長輩到廟里對神明頂禮膜拜,或許要被說成「迷信」之流了。究竟是「迷」或是「信」,或者迷中本有信,信中自有迷?斷不是三言兩語或單層面思維可推斷的了。
我喜歡到神廟去,也不完全因為宗教因素。神廟和佛堂是不同的,前者大抵為儒、釋、道三者交融的本土教派,屬民間宗教的一種;而佛堂則屬大乘佛教。佛堂宏深壯闊,氣勢滔滔;而神廟則大小不一,個別供奉天下諸神,各有名堂,多為當地信眾出資所建。佛堂里的佛像靜穆慈悲,而神廟里的尊座卻無奇不有,各府王爺元帥和玄天上帝並立,令人眼花繚亂。
在心思煩亂的時候,我喜歡到佛堂里靜坐;而平常時候,我更喜歡到神廟探秘。廟里的神祇有親和力和不怒自威的莊嚴相,許多神話故事充滿人性的光輝。分佈於我國各地的廟宇,其實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門深具學術價值、值得深入探討的學問。
雖然在「迷信」大網的籠罩下,它們仍存在於亞州各國的亞裔社區,一直是香火鼎盛,信眾不減。這也就說明了其存在的客觀價值。西方人流行看心理醫生,有人說,東方人的心理醫生就是廟里的神靈,此說似不無道理。
研究東南亞宗教的學者指出,馬來西亞本土華人神廟有著以下的功能:其一,當作本地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想當年我們祖先南來蠻荒,神廟存在的意義就如「會館」,卻沒有「會館」的地緣性質,神廟以宗教來促進團結,加強交流,是完整社會結構的重要存在。
再者,神廟存在本地,亦是本地華人展示其經濟力量的憑證,對本地華人身份認同的確立有著一定的影響。社會現象一直是人們心理變遷的展示,宗教學作為社會學與人類學的一環,成為探討人類思想發展史的有力工具。
鄙薄他人即鄙薄自己
楊牧的《疑神》里記錄一段有趣的話:
「宗教的首要是教人謙遜。一個人若是為有了宗教信仰而驕傲,自滿,甚至因此鄙薄無信仰者,或動輒排斥與他信仰稍稍不同的人,便表示他自己還沒有找到信仰,所以,他自己也在他自己鄙薄和排斥之列。
一個人若因為自覺接受了上帝,心里喜悅,但又猶豫,感到有點難為情(這其中自以知識分子為最顯著),便時時於言談筆下帶有defensive的防禦意味,以及offensive的攻擊企圖,也表示他去宗教所願教他的謙遜甚遠,他再怎麼說都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
這句話有趣之處就在於,它指出了宗教與個人的對立,太看重自我(ego)的人較難寬容地接受宇宙間的某些超驗的意識,因為這類人特別喜歡質疑一切。偏偏「捨我」就是大部分東方信仰所要求的形態。
在不同時空下,神靈的的故事各異,唯一把它們接連在一起的,是人類共有的精神與冥想。就好像我們都渴望快樂,拒絕痛苦,珍惜成功,害怕失敗,一切是相悖的,其實又是相通的。就像一個圓,開始與結束都是同一個點。這大概也就是每個人心靈渴望的圓滿吧。而在神廟里,我看到各種心靈的火花碰撞,並留下了激盪之後殘餘的沉著。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arC0ct21Hh01UrQ0u7B832F2gGS8Avb
爪夷文與「回教化」何干?
19-08-2011
吉打州马华为行动党精心炮制爪夷文海报,在行动党大选备战委员会文宣主任丘光耀莅临吉州时,在其新书发布会海报「盖」上爪夷文版海报搭配,可谓相当用心。马华别出心裁,却弄巧反拙,非但吸引约700人前来聆听,亦招惹社会反感。
吉州马青的理由是阻止爪夷文「氾滥」,然而这不但说不过去,且带有歧视性和侮辱性。爪夷文并非独特语言,而是马来文的一种书写方式,跟是否「回教化」有何干系?回教数世纪前传入马来世界;马来语借用阿拉伯字作为文字载体,把阿拉伯文字改良成爪夷文字。最初使用于印尼苏北巴塞王国,随后流传至马六甲王朝。在19世纪末马来语被拉丁化前,爪夷文乃马来人通用文字,《汉都亚传》、《马来纪年》、《吉打纪年》等文史典故,皆以爪夷文书写记载。
爪夷文广告牌,并非吉打「回教化」之结果,全马各州似乎皆有其足迹。爪夷文是马来文化瑰宝之一,马来文化虽融合了宗教元素,亦不至于把文字归类成「回教化」吧?以吉州为例,马华的逻辑更行不通,马青特工队队长陈志雄以爪夷文影响人民生活与阅读习惯为由,要求行动党必须向不懂爪夷文的社群道歉。若以马来穆斯林占多数的吉州来看,该州民众大多懂爪夷文,如何影响人民生活和阅读习惯?再说,吉州可曾强制广告版使用爪夷文,禁止使用其他文字吗?
硬把爪夷文政治化、宗教化,无疑是自讨没趣。马华用此大做文章抨击行动党,却没询问马来人之意见与感受,是否存心侮辱友族同胞及友族文化?州团长王孙文竟然认为大马应以马来文为主,爪夷文行不通;关键是,马来文有罗马拼音和爪夷拼音两种字体,用爪夷文书写一样是马来文。吉马华之言论刻意扭曲是非、不知所谓。
近日阅报,得知槟城艺术展中,一间模拟杂货店招牌使用中文、爪夷文,充斥著60年代杂货店的复古味,让参展的国人重返旧时光。据许多长辈回忆,爪夷文招牌司空见惯,有些店铺更中、英、罗马拼音马来文、爪文拼音马来文共存。至今,爪夷文字仍有一定使用率,马华该如何解释「回教化」?使用转变自阿拉伯拼音字母的文字若就等同于「回教国」,那印欧文化中的波斯体、北非的马格里布体、中东的埃及体以至马来世界的爪夷文岂可休矣?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FKa0QG217A51Mwh02y987062kri0pbZ
吉打州马华为行动党精心炮制爪夷文海报,在行动党大选备战委员会文宣主任丘光耀莅临吉州时,在其新书发布会海报「盖」上爪夷文版海报搭配,可谓相当用心。马华别出心裁,却弄巧反拙,非但吸引约700人前来聆听,亦招惹社会反感。
吉州马青的理由是阻止爪夷文「氾滥」,然而这不但说不过去,且带有歧视性和侮辱性。爪夷文并非独特语言,而是马来文的一种书写方式,跟是否「回教化」有何干系?回教数世纪前传入马来世界;马来语借用阿拉伯字作为文字载体,把阿拉伯文字改良成爪夷文字。最初使用于印尼苏北巴塞王国,随后流传至马六甲王朝。在19世纪末马来语被拉丁化前,爪夷文乃马来人通用文字,《汉都亚传》、《马来纪年》、《吉打纪年》等文史典故,皆以爪夷文书写记载。
爪夷文广告牌,并非吉打「回教化」之结果,全马各州似乎皆有其足迹。爪夷文是马来文化瑰宝之一,马来文化虽融合了宗教元素,亦不至于把文字归类成「回教化」吧?以吉州为例,马华的逻辑更行不通,马青特工队队长陈志雄以爪夷文影响人民生活与阅读习惯为由,要求行动党必须向不懂爪夷文的社群道歉。若以马来穆斯林占多数的吉州来看,该州民众大多懂爪夷文,如何影响人民生活和阅读习惯?再说,吉州可曾强制广告版使用爪夷文,禁止使用其他文字吗?
硬把爪夷文政治化、宗教化,无疑是自讨没趣。马华用此大做文章抨击行动党,却没询问马来人之意见与感受,是否存心侮辱友族同胞及友族文化?州团长王孙文竟然认为大马应以马来文为主,爪夷文行不通;关键是,马来文有罗马拼音和爪夷拼音两种字体,用爪夷文书写一样是马来文。吉马华之言论刻意扭曲是非、不知所谓。
近日阅报,得知槟城艺术展中,一间模拟杂货店招牌使用中文、爪夷文,充斥著60年代杂货店的复古味,让参展的国人重返旧时光。据许多长辈回忆,爪夷文招牌司空见惯,有些店铺更中、英、罗马拼音马来文、爪文拼音马来文共存。至今,爪夷文字仍有一定使用率,马华该如何解释「回教化」?使用转变自阿拉伯拼音字母的文字若就等同于「回教国」,那印欧文化中的波斯体、北非的马格里布体、中东的埃及体以至马来世界的爪夷文岂可休矣?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FKa0QG217A51Mwh02y987062kri0pbZ
雙語教數理犧牲國語
19-08-2011 东方日报
教育部不应受某些人的诉求所左右,恢复英语教数理政策。在马来文为媒介的学校以英语教数理,违反宪法中马来语为国语的规定。语文斗士都认为,在国民学校实行双语教学,让个别学校自行选择是否继续使用英语,有损马来文的国际竞争力。
不过,若有学生母语为英语,害怕国语掌握不佳会导致他们无法吸收数理教学,我们可模仿欧美的做法。国民大学前数学教授沙里尔再因表示,美国允许小学老师使用西班牙语等学生母语上课,直到能有效掌握英文为止,不过,英语依然是教育体系的正式语言。德国、法国也鼓励学生把英语水准提高到接近母语的水准。
英语教数理政策废除以来,公民社团「家长教育行动组」(PAGE)一直争取授权各别学校的家教协会决定数理科教学媒介语。沙里尔相信,支持这种做法的学者,思想依然受殖民地思维钳制。家教协会应推行政府政策,没权决定课程或媒介语。不然,我国将沦为教育制度依然没脱离殖民统治的国家,如新加坡、东帝汶、菲律宾、印度等。
针对少数族群权益,沙里尔表示:「虽然马来语并非伊班、卡达山、原住民等的母语,但大家的语言都属于南岛语系,马来语比英语更接近他们的文化。」
针对不少学生母语是英语的说法,全国作家协会(PENA)主席沙礼拉哈末表示,若学生只掌握英语,不懂马来语,这将是种灾难。他说:「如果有人只当宪法是装饰品,不视宪法为身份认同感的纪念碑,政府应吊销这种人的公民权。」
教育部不应受某些人的诉求所左右,恢复英语教数理政策。在马来文为媒介的学校以英语教数理,违反宪法中马来语为国语的规定。语文斗士都认为,在国民学校实行双语教学,让个别学校自行选择是否继续使用英语,有损马来文的国际竞争力。
不过,若有学生母语为英语,害怕国语掌握不佳会导致他们无法吸收数理教学,我们可模仿欧美的做法。国民大学前数学教授沙里尔再因表示,美国允许小学老师使用西班牙语等学生母语上课,直到能有效掌握英文为止,不过,英语依然是教育体系的正式语言。德国、法国也鼓励学生把英语水准提高到接近母语的水准。
英语教数理政策废除以来,公民社团「家长教育行动组」(PAGE)一直争取授权各别学校的家教协会决定数理科教学媒介语。沙里尔相信,支持这种做法的学者,思想依然受殖民地思维钳制。家教协会应推行政府政策,没权决定课程或媒介语。不然,我国将沦为教育制度依然没脱离殖民统治的国家,如新加坡、东帝汶、菲律宾、印度等。
针对少数族群权益,沙里尔表示:「虽然马来语并非伊班、卡达山、原住民等的母语,但大家的语言都属于南岛语系,马来语比英语更接近他们的文化。」
针对不少学生母语是英语的说法,全国作家协会(PENA)主席沙礼拉哈末表示,若学生只掌握英语,不懂马来语,这将是种灾难。他说:「如果有人只当宪法是装饰品,不视宪法为身份认同感的纪念碑,政府应吊销这种人的公民权。」
翁诗杰:場外看官性邏輯
20-08-2011
官場有很多匪夷所思的邏輯,是一般升斗小民所不能理解的。這倒不是因為它深奧難懂,難如航天學問,而是它足令坊間民眾看傻了眼,百思不得其解。日前,多家官聯企業(GLC)接到首相署部長的勸諭,對馬航前主席達祖丁藍利撤告,尋求庭外和解,便是現例一則。
乍看,這似是一場原先劍拔弩張的訴訟,最終得以和氣收場的美事。向來慣於囫圇吞棗解讀「以和為貴」意涵者,當然會為之雀躍不已。
從表面理由來衡量,也確似有其立論的基礎:以和解了斷訴訟,即意味能替政府省卻一大筆的官司開銷,乍看確是振振有詞。
然而問題的徵結是:它關乎政府向涉案人追討公款。因此,當執政當局通過部長訓示官聯企業撤告,它即意味著政府已放棄追討公款,平白犧牲了納稅人的利益。以此類推,難怪有人會擔憂當前雷霆萬鈞的貪腐大案,於若干年後會否也基於同樣理由而鳴金收兵?這正所謂「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並非全無前例可循。
同樣的,朝野政客都在高談肅貪,畢竟這是當前的民心所向。彷彿不嚷嚷肅貪倡廉,就無從凸顯自身的廉正操守。然而大家所熱衷揭發的貪腐弊案,卻無一不是敵營政客的瘡疤。反觀己方夥伴,哪怕是害了楊梅大瘡,基於維護同黨夥伴尊嚴,也得一概要視而不見。
若有人硬是不識趣而嚷之出口,或指指點點,以為憑此就能喚醒夥伴,進而整治團隊里的頑疾,那肯定是天真不過的想法。到頭來,不砸鍋者幾稀矣!因為在官場圈子里,套用日前馬華總會長蔡細歷在檳城黨大會上脫口而出的名言:做官的,誰不貪?此話雖是語驚四座,卻也間接點出了一眾貪腐政客的心態徵結。
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敢情,自古以來的「官官相護」,與其說是「同朝為官,互不檢舉」的潛規則,不如說是同屬一個命運共同體,榮辱與共,更為貼切。
誠然,既是同屬貪腐一夥,揭人貪腐瘡疤者,自然難免會引來其它同僚對己的反擊。若作退一步的設想,光只是對自己麾下的單位官員開鍘,情況也未必會看好。政客官爺常見的表面理由是:自揭下屬的瘡疤,只會羞辱他們,打擊士氣。嚴重者更是足以危及執政當局的威信,進而「動搖國本」。
但另一邊廂,他們骨子里卻是另有一番利害考量:舉凡是弊案曝光,在朝野各方的嚴密檢視下,難保不會「露餡洩底」,讓人順籐摸瓜,牽引出更多匿身幕後的涉案人,說不準還會牽連自己人。如此一來,擴大打擊層面就成為了勢所難免的趨勢了。這對停損心切的官老爺來說,自是不願硬拈強惹。
是以,把貪腐說成是官場為官者必犯的共孽,不啻是替貪腐行為有理化,其所反映出來的心態,與年前蔡總在性愛光碟醜聞曝光後的「經典名言」:指「偷腥乃天下男人的通病」用意同出一轍。
這種擅把自己的劣行說成是普及性共孽的心態,其實是坊間典型的無賴行徑,了無新意。坊間的混混、無賴何嘗不也是動輒將社會上形形色色的罪案歸咎於所謂的「社會的錯」。差別是,當權政客手執公權力,另加向媒體喊話的方便,往往可以積非成是,將官場里的一些陋習劣行,刻意塑造成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儼然是大家嘴里不說,可心里明白的「必需之惡」。他們一方面既要官場中人接受這種合理化;另一方面,更是希望民眾能夠默許這「必需之惡」的存在。
舉凡具此心態的政客都有一種按捺不住的狂妄,自以為這就是真知灼見,毋庸質疑!他們雖也跟風趕時髦設置面子書等社交媒體的必備,可就是沒有容納異見的時代度量。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709淨選盟抗爭遊行中備受爭議的「同善事件」:儘管人在現場的錄像已在Youtube錄影分享網站登場,可為官者卻還使勁硬撐強辯,好一副「官家說了算」的派頭。這跟當下華文網絡圈子里流行爆紅的笑謔用語:「你信不信,反正我信」,恰好相映成趣。
姑且不論官場盛行的潛規則發展到甚麼程度,可以預見的是,積習已深的官性,只會引發更多更深的民怨。它所造成的傷害,絕不是一般貼上親民標箋的小恩小惠所能彌補的了的。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4Ck09Du1MIT13sd0c3T8vF929mW0NW5
官場有很多匪夷所思的邏輯,是一般升斗小民所不能理解的。這倒不是因為它深奧難懂,難如航天學問,而是它足令坊間民眾看傻了眼,百思不得其解。日前,多家官聯企業(GLC)接到首相署部長的勸諭,對馬航前主席達祖丁藍利撤告,尋求庭外和解,便是現例一則。
乍看,這似是一場原先劍拔弩張的訴訟,最終得以和氣收場的美事。向來慣於囫圇吞棗解讀「以和為貴」意涵者,當然會為之雀躍不已。
從表面理由來衡量,也確似有其立論的基礎:以和解了斷訴訟,即意味能替政府省卻一大筆的官司開銷,乍看確是振振有詞。
然而問題的徵結是:它關乎政府向涉案人追討公款。因此,當執政當局通過部長訓示官聯企業撤告,它即意味著政府已放棄追討公款,平白犧牲了納稅人的利益。以此類推,難怪有人會擔憂當前雷霆萬鈞的貪腐大案,於若干年後會否也基於同樣理由而鳴金收兵?這正所謂「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並非全無前例可循。
同樣的,朝野政客都在高談肅貪,畢竟這是當前的民心所向。彷彿不嚷嚷肅貪倡廉,就無從凸顯自身的廉正操守。然而大家所熱衷揭發的貪腐弊案,卻無一不是敵營政客的瘡疤。反觀己方夥伴,哪怕是害了楊梅大瘡,基於維護同黨夥伴尊嚴,也得一概要視而不見。
若有人硬是不識趣而嚷之出口,或指指點點,以為憑此就能喚醒夥伴,進而整治團隊里的頑疾,那肯定是天真不過的想法。到頭來,不砸鍋者幾稀矣!因為在官場圈子里,套用日前馬華總會長蔡細歷在檳城黨大會上脫口而出的名言:做官的,誰不貪?此話雖是語驚四座,卻也間接點出了一眾貪腐政客的心態徵結。
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敢情,自古以來的「官官相護」,與其說是「同朝為官,互不檢舉」的潛規則,不如說是同屬一個命運共同體,榮辱與共,更為貼切。
誠然,既是同屬貪腐一夥,揭人貪腐瘡疤者,自然難免會引來其它同僚對己的反擊。若作退一步的設想,光只是對自己麾下的單位官員開鍘,情況也未必會看好。政客官爺常見的表面理由是:自揭下屬的瘡疤,只會羞辱他們,打擊士氣。嚴重者更是足以危及執政當局的威信,進而「動搖國本」。
但另一邊廂,他們骨子里卻是另有一番利害考量:舉凡是弊案曝光,在朝野各方的嚴密檢視下,難保不會「露餡洩底」,讓人順籐摸瓜,牽引出更多匿身幕後的涉案人,說不準還會牽連自己人。如此一來,擴大打擊層面就成為了勢所難免的趨勢了。這對停損心切的官老爺來說,自是不願硬拈強惹。
是以,把貪腐說成是官場為官者必犯的共孽,不啻是替貪腐行為有理化,其所反映出來的心態,與年前蔡總在性愛光碟醜聞曝光後的「經典名言」:指「偷腥乃天下男人的通病」用意同出一轍。
這種擅把自己的劣行說成是普及性共孽的心態,其實是坊間典型的無賴行徑,了無新意。坊間的混混、無賴何嘗不也是動輒將社會上形形色色的罪案歸咎於所謂的「社會的錯」。差別是,當權政客手執公權力,另加向媒體喊話的方便,往往可以積非成是,將官場里的一些陋習劣行,刻意塑造成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儼然是大家嘴里不說,可心里明白的「必需之惡」。他們一方面既要官場中人接受這種合理化;另一方面,更是希望民眾能夠默許這「必需之惡」的存在。
舉凡具此心態的政客都有一種按捺不住的狂妄,自以為這就是真知灼見,毋庸質疑!他們雖也跟風趕時髦設置面子書等社交媒體的必備,可就是沒有容納異見的時代度量。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709淨選盟抗爭遊行中備受爭議的「同善事件」:儘管人在現場的錄像已在Youtube錄影分享網站登場,可為官者卻還使勁硬撐強辯,好一副「官家說了算」的派頭。這跟當下華文網絡圈子里流行爆紅的笑謔用語:「你信不信,反正我信」,恰好相映成趣。
姑且不論官場盛行的潛規則發展到甚麼程度,可以預見的是,積習已深的官性,只會引發更多更深的民怨。它所造成的傷害,絕不是一般貼上親民標箋的小恩小惠所能彌補的了的。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4Ck09Du1MIT13sd0c3T8vF929mW0NW5
神权国、世俗国与半世俗国
2011-8-21
大马是个世俗国、神权国,还是个半神权或半世俗的国家?
大体上言,在2001年马哈迪抢先宣布大马是个回教国之前,多数人认为大马是个世俗国(Secular State);否则,回教党也无必要以建立回教国(Islamic State)为其最终的政治目标。至于马哈迪所宣称的回教国,严格来说,应是指回教徒占多数与占主导地位之意,如回教徒占我国人口的约60%(其中马来回教徒占约54%),我国的政治、行政、军警主导权均掌握在回教徒手中。
目前,世界上有57个国家是回教徒占多数的国家,但并非都是以回教法(Syariah)为国家最高法律的回教国。)
就大马来说,联邦宪法第3条写道回教是「联邦的宗教」(Religion of the Federation),但并未提及回教法事宜;实则,宪法160条有关法律(Law)的诠释,也未提及回教法,反而是宪法第4条写道「本宪法(联邦宪法)是联邦的最高法律(Supreme Law of the Federation)」。
「联邦宗教」角色不明确
显见,从宪法这个国家的根本大法的角度看,大马并非回教国。实则,宪法第3条虽写到回教为联邦的宗教,可第3条第(4)节也写道,回教虽为联邦的宗教,却不会损及联邦宪法中任何条款的效力。
伸言之,按当年五人(皆为外国人)制宪者之意,回教之被列为联邦的宗教(也没写明是官方宗教或国教),只是出于仪式上(Ceremony)的用意。
历史地看,提出把回教称为联邦的宗教的巴基斯坦籍法官,本意也是出于仪式与惯例的考虑。只是,一些回教主义者认为,既然称为联邦的宗教,就应有相应的与众不同的地位与权威;更何况,若非当年马来亚被殖民化,回教应会自然成为日后马来亚的官方宗教或国教。
当然,这只是想当然尔的推论。实则,回教徒占人口90%的印尼,也并未明示回教为官方宗教。
当年印尼的国族主义者如苏卡诺,甚至不愿意把应强制回教徒履行宗教义务、教义的条文写入印尼宪法中,他反而提出了建国五大原则(Pancasila)的官方意识形态来做为立国理念。
虽说联邦宪法占优位,是否意味著大马是个世俗国?那也不尽然,我国知名的法学者Shad Saleem Faruqi认为,大马既非完全的世俗国,也非完全的神权国,而是个实践法律多元主义(Legal Pluralism)的中道的务实国。如非回教徒虽受世俗法的约束,可回教徒却既受世俗法的约束,也受回教法的约束
在1988年,回教法庭还以民事法庭中独立出来,不但审理回教徒的相关案件,有时也审理涉及非回教徒的案件。
此外,各马来州属(奉行君主制各州)州宪法还表明,州务大臣必须是回教徒。州政府也可管制非回教徒对回教徒的传教,或强制脱教的回教徒回归回教。联邦宪法还表明,回教是构成马来人的条件之一。
自1970年代后期以来,随著回教复兴运动的崛起,大马也加速了回教化政策,设立更多的回教机构等等。从世俗国的标准来看,国家应对宗教持中立与无偏无私的立场,也不准公共机关宗教化;但在大马,这却是家常便饭,回教徒不但得上回教课,电视台也得播回教节目,显见,大马虽非完全意义的神权国,也非完全意义的世俗国。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5Fg0LHG1c991MJm0k438WWK27pO1326
大马是个世俗国、神权国,还是个半神权或半世俗的国家?
大体上言,在2001年马哈迪抢先宣布大马是个回教国之前,多数人认为大马是个世俗国(Secular State);否则,回教党也无必要以建立回教国(Islamic State)为其最终的政治目标。至于马哈迪所宣称的回教国,严格来说,应是指回教徒占多数与占主导地位之意,如回教徒占我国人口的约60%(其中马来回教徒占约54%),我国的政治、行政、军警主导权均掌握在回教徒手中。
目前,世界上有57个国家是回教徒占多数的国家,但并非都是以回教法(Syariah)为国家最高法律的回教国。)
就大马来说,联邦宪法第3条写道回教是「联邦的宗教」(Religion of the Federation),但并未提及回教法事宜;实则,宪法160条有关法律(Law)的诠释,也未提及回教法,反而是宪法第4条写道「本宪法(联邦宪法)是联邦的最高法律(Supreme Law of the Federation)」。
「联邦宗教」角色不明确
显见,从宪法这个国家的根本大法的角度看,大马并非回教国。实则,宪法第3条虽写到回教为联邦的宗教,可第3条第(4)节也写道,回教虽为联邦的宗教,却不会损及联邦宪法中任何条款的效力。
伸言之,按当年五人(皆为外国人)制宪者之意,回教之被列为联邦的宗教(也没写明是官方宗教或国教),只是出于仪式上(Ceremony)的用意。
历史地看,提出把回教称为联邦的宗教的巴基斯坦籍法官,本意也是出于仪式与惯例的考虑。只是,一些回教主义者认为,既然称为联邦的宗教,就应有相应的与众不同的地位与权威;更何况,若非当年马来亚被殖民化,回教应会自然成为日后马来亚的官方宗教或国教。
当然,这只是想当然尔的推论。实则,回教徒占人口90%的印尼,也并未明示回教为官方宗教。
当年印尼的国族主义者如苏卡诺,甚至不愿意把应强制回教徒履行宗教义务、教义的条文写入印尼宪法中,他反而提出了建国五大原则(Pancasila)的官方意识形态来做为立国理念。
虽说联邦宪法占优位,是否意味著大马是个世俗国?那也不尽然,我国知名的法学者Shad Saleem Faruqi认为,大马既非完全的世俗国,也非完全的神权国,而是个实践法律多元主义(Legal Pluralism)的中道的务实国。如非回教徒虽受世俗法的约束,可回教徒却既受世俗法的约束,也受回教法的约束
在1988年,回教法庭还以民事法庭中独立出来,不但审理回教徒的相关案件,有时也审理涉及非回教徒的案件。
此外,各马来州属(奉行君主制各州)州宪法还表明,州务大臣必须是回教徒。州政府也可管制非回教徒对回教徒的传教,或强制脱教的回教徒回归回教。联邦宪法还表明,回教是构成马来人的条件之一。
自1970年代后期以来,随著回教复兴运动的崛起,大马也加速了回教化政策,设立更多的回教机构等等。从世俗国的标准来看,国家应对宗教持中立与无偏无私的立场,也不准公共机关宗教化;但在大马,这却是家常便饭,回教徒不但得上回教课,电视台也得播回教节目,显见,大马虽非完全意义的神权国,也非完全意义的世俗国。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5Fg0LHG1c991MJm0k438WWK27pO1326
回教社會應先自我反省
2011-08-09
关于雪州宗教局「突袭」八打灵一间教堂的课题,对宗教局这举动我不想在此评论。只是,我们都知道没有文明人能够接受在没有适当的理由下,做出能够引起宗教之间的仇视的挑衅行为。
我想谈论关于那些参加该宴会的回教徒。媒体指他们因受到基督教徒的协助,而受该宗教的影响。
据说那些出席宴会的回教徒,尤其是单身母亲,都是贫穷弱势的一群。他们已多次向回教社会求助,却始终没有得到援助。当有人愿意伸出援手,他们就非常感谢这些人,并感到「欠他们恩情」。
在此有数个问题必须提出:
我们的天课去了哪里呢?每年收了数亿令吉,难道没有能力帮助这些穷苦的人摆脱穷困生活,让他们不用向他人「乞讨」吗?为何穷苦的人得到天课的协助的门槛这么高呢?其实人人都曾经面对这种官僚作风。尽管天课部门有豪华的办公室,官员及领导也领取高薪,穷苦的人要得到100至200令吉,却非常困难。
难道高薪聘请这些人只是为了征收费用,而不是为了寻找需要援助的人吗?
天课的宗旨是让人心更接近回教。因此,对刚进入回教的人是有一定的责任的。那为何管理天课的部门没有协助贫穷的回教徒,以致这些回教徒离开回教呢?
回教徒接受非回教徒的协助并不犯法,更何况他们处在非常困苦的境地。因此我们不能责怪他们接受援助,反而应责怪那些理应伸出援手,却没有这么做的回教当局。
若从给予援助者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权利协助他们希望帮助的人。只要没有触犯法令,任何人都可以不分宗教,不分族群地施予援手。我们不要不但没有给予援助,还责怪愿意伸出援手的人。
人人都会受到协助他们的人影响。这是人之常情。若信仰不强,也许连宗教都会放弃。因此,受基督教徒的恩情而受到影响,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为何回教国的回教徒会因回教社会给予的待遇不够好而转教呢?还因接受其他宗教的信徒的好意而受到影响。难道回教的口号只是表面功夫,不符合现实生活吗?
回教社会在责怪他人之前,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自我反省。将矛头指向他人以掩盖自己的缺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ZeX06z81UFp1jKV0PhJ85iF18El0Y8r
关于雪州宗教局「突袭」八打灵一间教堂的课题,对宗教局这举动我不想在此评论。只是,我们都知道没有文明人能够接受在没有适当的理由下,做出能够引起宗教之间的仇视的挑衅行为。
我想谈论关于那些参加该宴会的回教徒。媒体指他们因受到基督教徒的协助,而受该宗教的影响。
据说那些出席宴会的回教徒,尤其是单身母亲,都是贫穷弱势的一群。他们已多次向回教社会求助,却始终没有得到援助。当有人愿意伸出援手,他们就非常感谢这些人,并感到「欠他们恩情」。
在此有数个问题必须提出:
我们的天课去了哪里呢?每年收了数亿令吉,难道没有能力帮助这些穷苦的人摆脱穷困生活,让他们不用向他人「乞讨」吗?为何穷苦的人得到天课的协助的门槛这么高呢?其实人人都曾经面对这种官僚作风。尽管天课部门有豪华的办公室,官员及领导也领取高薪,穷苦的人要得到100至200令吉,却非常困难。
难道高薪聘请这些人只是为了征收费用,而不是为了寻找需要援助的人吗?
天课的宗旨是让人心更接近回教。因此,对刚进入回教的人是有一定的责任的。那为何管理天课的部门没有协助贫穷的回教徒,以致这些回教徒离开回教呢?
回教徒接受非回教徒的协助并不犯法,更何况他们处在非常困苦的境地。因此我们不能责怪他们接受援助,反而应责怪那些理应伸出援手,却没有这么做的回教当局。
若从给予援助者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权利协助他们希望帮助的人。只要没有触犯法令,任何人都可以不分宗教,不分族群地施予援手。我们不要不但没有给予援助,还责怪愿意伸出援手的人。
人人都会受到协助他们的人影响。这是人之常情。若信仰不强,也许连宗教都会放弃。因此,受基督教徒的恩情而受到影响,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为何回教国的回教徒会因回教社会给予的待遇不够好而转教呢?还因接受其他宗教的信徒的好意而受到影响。难道回教的口号只是表面功夫,不符合现实生活吗?
回教社会在责怪他人之前,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自我反省。将矛头指向他人以掩盖自己的缺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ZeX06z81UFp1jKV0PhJ85iF18El0Y8r
回教青年思維回教化
2011-08-09
时代进步、科技发达,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但根据默迪卡民调中心与两个德国组织近日作出的《东南亚回教青年的价值观、梦想和理想-以马印为例》的民意调查显示,国内回教青年价值观,相比应有的现代化思维,却似有逐渐「开倒车」更趋「回教化」。
该调查显示,我国有80%的回青以回教徒自居、72%的青年认同可兰经可取代联邦宪法,还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同回教法内的杀人判死刑、偷窃斩手和饮酒鞭刑等酷刑。
报告结果是否显示回青倾向保守、走向极端呢?而对非回教徒而言,他们担忧的是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回教青年的回教化思维,会否会影响现有的世俗体系?
宗教司慕扎希认为,回青选择以回教徒自居,而非马来西亚人为先,并不稀奇,这只是他们在信仰和国民身份之间的选择。
「这并不表示他们不爱国,只是信仰较为贴近时下回青,而且坚守宗教并不一定就是极端,两者并没有直接或同等的关系。」
他认为,把回青著重信仰的思维诠释成「趋向保守派」,是另一种保守思维,且是错误的想法。
慕扎希说,随著我们进入充满挑战的时代,著重于物质生活无法为人们带来和谐生活,促使人们回到宗教,以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更能站得住脚。他强调,这不只出现在回青身上,佛教徒、基督教徒也有同样的趋势。
世界混乱需精神寄托
慕扎希的观点与默迪卡民调中心研究经理陈承杰不谋而合。陈承杰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回青或其他宗教信仰的青年,因面对混乱的世界,需要精神上的寄托而将重心转向宗教信仰。
他说,每一个年代都会有「回到从前」的循环过程,就如西方国家也在18和19世纪间,经历文艺复兴的时候,但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了。
对于回青认同可兰经可替代联邦宪法一事,陈承杰认为,这可能是我国在宗教或公民教育上的失败,即回青对可兰经或国家宪法的不了解,而存在这样看法。
国民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拿督三苏安里认同这样的说法。他说,时下的回教青年并没有真正了解可兰经的教义,反之在吸取教义时犹如吃快餐般,简化了教义。
「他们就像是次级回教徒(secondary muslim),没有真正阅读或明白可兰经,不了解其中教义以及回教的真谛,他们所明白的,都是从他人口中所引述的。」
也是国大族群研究中心主任的三苏安里强调,民调报告并不能反映大部分回青的思维,而且回青对回教教义认知浅白,因此不应下定论指回青保守。
也是回教党巴里文打区国会议员的慕扎希认为,回青赞同更严厉的回教法,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我国现有法律不满,认为无法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赞同使用他们认为更好、更直接的执法方式以杜绝犯罪。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gread/GNS/2FUN0p401X821STK0G9m8U7r0DXm95A1
时代进步、科技发达,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但根据默迪卡民调中心与两个德国组织近日作出的《东南亚回教青年的价值观、梦想和理想-以马印为例》的民意调查显示,国内回教青年价值观,相比应有的现代化思维,却似有逐渐「开倒车」更趋「回教化」。
该调查显示,我国有80%的回青以回教徒自居、72%的青年认同可兰经可取代联邦宪法,还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同回教法内的杀人判死刑、偷窃斩手和饮酒鞭刑等酷刑。
报告结果是否显示回青倾向保守、走向极端呢?而对非回教徒而言,他们担忧的是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回教青年的回教化思维,会否会影响现有的世俗体系?
宗教司慕扎希认为,回青选择以回教徒自居,而非马来西亚人为先,并不稀奇,这只是他们在信仰和国民身份之间的选择。
「这并不表示他们不爱国,只是信仰较为贴近时下回青,而且坚守宗教并不一定就是极端,两者并没有直接或同等的关系。」
他认为,把回青著重信仰的思维诠释成「趋向保守派」,是另一种保守思维,且是错误的想法。
慕扎希说,随著我们进入充满挑战的时代,著重于物质生活无法为人们带来和谐生活,促使人们回到宗教,以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更能站得住脚。他强调,这不只出现在回青身上,佛教徒、基督教徒也有同样的趋势。
世界混乱需精神寄托
慕扎希的观点与默迪卡民调中心研究经理陈承杰不谋而合。陈承杰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回青或其他宗教信仰的青年,因面对混乱的世界,需要精神上的寄托而将重心转向宗教信仰。
他说,每一个年代都会有「回到从前」的循环过程,就如西方国家也在18和19世纪间,经历文艺复兴的时候,但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了。
对于回青认同可兰经可替代联邦宪法一事,陈承杰认为,这可能是我国在宗教或公民教育上的失败,即回青对可兰经或国家宪法的不了解,而存在这样看法。
国民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拿督三苏安里认同这样的说法。他说,时下的回教青年并没有真正了解可兰经的教义,反之在吸取教义时犹如吃快餐般,简化了教义。
「他们就像是次级回教徒(secondary muslim),没有真正阅读或明白可兰经,不了解其中教义以及回教的真谛,他们所明白的,都是从他人口中所引述的。」
也是国大族群研究中心主任的三苏安里强调,民调报告并不能反映大部分回青的思维,而且回青对回教教义认知浅白,因此不应下定论指回青保守。
也是回教党巴里文打区国会议员的慕扎希认为,回青赞同更严厉的回教法,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我国现有法律不满,认为无法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赞同使用他们认为更好、更直接的执法方式以杜绝犯罪。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gread/GNS/2FUN0p401X821STK0G9m8U7r0DXm95A1
增建华小的困境
2010-3-26
教育最终目标
虽然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环,但华小增建却是困难重重。追根究底,其根源乃是政府的单元化教育政策。一直到今天,《1956年拉萨报告书》的“教育最终目标”依然是政府制定各项教育政策和教育大蓝图的指导原则。
《1956年拉萨报告书》第二章第12条阐明:“本邦教育政策之最终目标,必须为集中各族儿童于一种全国性的教育制度之下,而在此教育制度之下,本邦国语(马来语)乃主要的教学媒介;然本委员会亦承认,达到此种目标,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逐步进行”。
12. We believe further that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educational policy in this country must be to bring together the children of all races under a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in which the national language is the main medium of instruction, thought we recognize that progress towards this goal cannot bu rushed and maust be gadual.
Report of The Education Committee 1956
Chapter II, The Committee’s Task
事实上,政府在一些重要的教育文献中,也一再重提“教育最终目标”的相关内容。例如:教育部于1995年12月制定的《宏愿学校计划书》,其中第4.2条文说明:
“在促成国家团结目标的努力中,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1956年拉萨报告书》为基础的国家教育政策很清楚地申明了国家教育政策是作为促成国民团结的工具的目的,特别是在学童间以国语作为所有类型学校的统一教学媒介语被视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以及必须逐步全面推行”。
4.2 Dalam usaha mencapai matlamat perpaduan negara, pendidikan memainkan peranan yang amat penting. Dasar Pelajaran Kebangsaan yang berteraskan Penyata Razak 1956 jelas menegaskan tujuan dasar pendidikan kebangsaan sebagai alat perpaduan bagi rakyat negara ini., khususnya di kalangan kanak-kanak sekolah. Bahasa Kebangsaan sebagai bahasa pengantar yang seragam bagi semua jenis sekolah dilihat sebagai satu ciri yang paling penting dan perlu dilaksanakan sepenuhnya secara beransur-ansur.
Sekolah Wawasan: Konsep dan Pelaksanaan
Bahagian Perancangan dan Penyelidikan Dasar Pendidikan
Kementerian Pendidikan Malaysia
Disember 1995
此外,教育部于2007年1月公布的《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也重提了《1956年拉萨报告书》的“教育最终目标”(大蓝图第4章第4.12节)。
与此同时,《教育发展大蓝图》第6章第6.01节有关设立单一源流学校,即国小,以促进各族团结的论述中,也再次说明《1956年拉萨报告书》强调要通过教育(指国语教育)来达到多元种族社会团结的目标。
4.12 Dalam bidang pendidikan, Akta Pelajaran 1961 yang dirangka berasaskan Penyata Razak 1956 dan Laporan Rahman Talib 1960 telah menekankan penggunaan Bahasa Kebangsaan sebagai bahasa perpaduan. Penyata Razak 1956 menyatakan:
"Tujuan dasar pelajaran di dalam negeri ini ialah bermaksud hendak menyatukan budak-budak daripada semua bangsa di dalam negeri ini dengan memakai satu peraturan pelajaran yang meliputi semua bangsa dengan menggunakan Bahasa Kebangsaan sebagai bahasa pengantar yang besar, walaupun perkara ini tiada dapat dilaksanakan dengan serta merta melainkan hendaklah diperbuat dengan beransur-ansur.” (Penyata Razak, perenggan 12, 1956).
Akta Pendidikan 1996 menegaskan kepentingan Bahasa Kebangsaan dengan memperuntukkan penggunaannya sebagai bahasa pengantar utama dalam sistem pendidikan kebangsaan dan ia hendaklah diajar sebagai mata pelajaran wajib di semua sekolah.
Pelan Induk Pembangunan Pendidikan 2006-2010
Bab 4 m/s 41
Kementerian Pelajaran Malaysia
6.01 Sejak sebelum merdeka, hasrat penubuhan Sekolah Kebangsaan (SK) telah diilhamkan oleh para pemimpin negara sebagai wahana untuk perpaduan rakyat pelbagai kaum. SK diharap dapat dijadikan tempat untuk generasi muda hidup bermasyarakat, saling bekerjasama antara satu sama lain serta melahirkan rakyat yang setia dan menyumbang kepada kesejahteraan negara seperti yang dinyatakan dalam Ordinan Pelajaran 1952. Hal ini ditegaskan semula oleh Aminuddin Baki seperti berikut:
"... national school which will be a place of social and co-operative living of the future generations of Malayans and a place where they will be trained and educated to be worthy and loyal Malayan citizens. It aims at establishing a system of education which can serve as a real meeting place of the children of the different races. It aims at training its multi-racial pupils in the art of “living, learning, working and thinking together”, thus giving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know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 right from childhood. The fault of the existing educational structure with its multi-vernacular system has been and is that it encourages segregation. The boys and girls of the different races tend to be antagonistic to one another and are not provided with the opportunity of meeting one another on equal and friendly term” (Aminuddin Baki, Penerbitan 1981)
Seterusnya, pendidikan sebagai wahana untuk menyatupadukan masyarakat berbilang kaum jelas dinyatakan dalam Penyata Razak 1956 dan menjadi cabaran negara dalam usaha untuk mencapai matlamat Wawasan 2020.
Pelan Induk Pembangunan Pendidikan 2006-2010
Bab 6 m/s 76
Kementerian Pelajaran Malaysia
从教育部上述两份重要的文件来看,在在反映了政府从未放弃“教育最终目标”,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华社要求增建华小一直以来都很难获得批准的原因。
《1996年教育法令》怎么说?
尽管《宏愿学校计划书》以及《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显示在增建华小的课题上,政府始终摆脱不了一贯的单元化思维,就是不愿意增建华小,以满足华裔对母语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1996年教育法令》第3节第28条文却阐明:
“在本法令条文的约束下,部长可以设立国民学校与国民型学校,并且必须维持这些学校”。
这说明了教育法令并没有阻止增建华小
28. Penubuhan dan penyenggaraan sekolah kebangsaan dan sekolah jenis kebangsaan
Tertakluk kepada peruntukan Akta ini, Menteri boleh menubuhkan sekolah kebangsaan dan sekolah jenis kebangsaan dan hendaklah menyenggarakan sekolah-sekolah itu.
Akta Pendidikan 1996
政府优先发展国小
这10年来,政府批准增建的华小比过去来得多,表面看来,政府似乎对增建华小的限制有所松绑,不再像以往百般阻挠。事实上,这不表示国家教育政策已经从以往的单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各源流教育获得平等的对待,因为大部分的新华小都是在大选来临前才获得批准,尤其是近10年来国家政局出现微妙的变化后,政府更是前所未有的在大选前宣布增建多所华小,单单在1999年大选和2008年大选,政府就批准增建12所新的华小。
然而,这种根据政治需求而选择性增建华小的做法,根本就无法全面解决华小不足的困境,因为政府没有真正从教育需求的角度来看待华小不足的问题,并制定全盘的计划。因此,纵使还有很多地区都非常迫切需要增建华小,但却得不到政府的批准。
事实上,即使是获得批准增建,但政府却在批准兴建华小的公函上说明华社必须自行负责寻找校地。例如政府于1999年批准兴建6所新的华小时,就在有关的批准公函说明兴建华小的地点必须是由校方自行负责,因此这造成华社必须费尽心机来寻找校地建校。虽然最后上述5所已经竣工启用的华小都是建立在政府保留地,但这都是必须经过华社的极力争取才获得的成果。
华裔人口密集区因华小不足,学生严重超额的问题日趋严重,但让人感到不满的是,教育部不但没有正视问题的严重性,并马上采取行动拨款拨地增建足够的华小,反而建议华裔家长可以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小,理由是当地的国小还有很多空位。此外,教育部也一再强调其政策是要强化国小,因此,教育部会优先兴建国小,因为国小的教育是供给各民族孩童的(表1)。
教总认为,作为全民的政府,就必须一视同仁对待各源流小学,同时在各源流小学贯彻这些措施,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受更有素质的教育。有鉴于此,政府必须履行为各族群提供母语教育的责任,根据人口的结构和社区的需求,依照兴建国小的做法,以在《第十大马计划》(2011-2015年)下,在华裔人口密集区及新住宅区制度化拨款拨地兴建华小,以满足华社对母语教育的需求。
表(1)教育部对华小学额爆满问题的回应
雪兰莪蒲种
根据教育局的调查,蒲种华小学额不足的原因是因为当地华小不足所致,因此,当局已经安排无法在蒲种区内就读的一年级新生到其他华小就读。教育局也建议,那些面对送孩子到蒲种外围华小就读华小的家长可以选择把孩子送到蒲种区内的国小,理由是当地的国小还有很多空位。
雪兰莪
蕉赖九支华小
针对蕉赖九支华小董事会因现有校地不足应付日益增加的学生人数,而要求建分校的事宜,教育部表示,当局会优先考虑兴建国小。根据1996年教育法令,兴建政府资助学校必须先获得教育部长的批准。无论如何,教育部希望当地华社可以把孩子送到国小,因为在蕉赖周围地区还有12所国小,有足够的学额来应付需求。教育部也会根据情况在国小提供母语班的学习。
资料来源: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
http://web.jiaozong.org.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56&Itemid=293
教育最终目标
虽然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环,但华小增建却是困难重重。追根究底,其根源乃是政府的单元化教育政策。一直到今天,《1956年拉萨报告书》的“教育最终目标”依然是政府制定各项教育政策和教育大蓝图的指导原则。
《1956年拉萨报告书》第二章第12条阐明:“本邦教育政策之最终目标,必须为集中各族儿童于一种全国性的教育制度之下,而在此教育制度之下,本邦国语(马来语)乃主要的教学媒介;然本委员会亦承认,达到此种目标,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逐步进行”。
12. We believe further that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educational policy in this country must be to bring together the children of all races under a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in which the national language is the main medium of instruction, thought we recognize that progress towards this goal cannot bu rushed and maust be gadual.
Report of The Education Committee 1956
Chapter II, The Committee’s Task
事实上,政府在一些重要的教育文献中,也一再重提“教育最终目标”的相关内容。例如:教育部于1995年12月制定的《宏愿学校计划书》,其中第4.2条文说明:
“在促成国家团结目标的努力中,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1956年拉萨报告书》为基础的国家教育政策很清楚地申明了国家教育政策是作为促成国民团结的工具的目的,特别是在学童间以国语作为所有类型学校的统一教学媒介语被视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以及必须逐步全面推行”。
4.2 Dalam usaha mencapai matlamat perpaduan negara, pendidikan memainkan peranan yang amat penting. Dasar Pelajaran Kebangsaan yang berteraskan Penyata Razak 1956 jelas menegaskan tujuan dasar pendidikan kebangsaan sebagai alat perpaduan bagi rakyat negara ini., khususnya di kalangan kanak-kanak sekolah. Bahasa Kebangsaan sebagai bahasa pengantar yang seragam bagi semua jenis sekolah dilihat sebagai satu ciri yang paling penting dan perlu dilaksanakan sepenuhnya secara beransur-ansur.
Sekolah Wawasan: Konsep dan Pelaksanaan
Bahagian Perancangan dan Penyelidikan Dasar Pendidikan
Kementerian Pendidikan Malaysia
Disember 1995
此外,教育部于2007年1月公布的《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也重提了《1956年拉萨报告书》的“教育最终目标”(大蓝图第4章第4.12节)。
与此同时,《教育发展大蓝图》第6章第6.01节有关设立单一源流学校,即国小,以促进各族团结的论述中,也再次说明《1956年拉萨报告书》强调要通过教育(指国语教育)来达到多元种族社会团结的目标。
4.12 Dalam bidang pendidikan, Akta Pelajaran 1961 yang dirangka berasaskan Penyata Razak 1956 dan Laporan Rahman Talib 1960 telah menekankan penggunaan Bahasa Kebangsaan sebagai bahasa perpaduan. Penyata Razak 1956 menyatakan:
"Tujuan dasar pelajaran di dalam negeri ini ialah bermaksud hendak menyatukan budak-budak daripada semua bangsa di dalam negeri ini dengan memakai satu peraturan pelajaran yang meliputi semua bangsa dengan menggunakan Bahasa Kebangsaan sebagai bahasa pengantar yang besar, walaupun perkara ini tiada dapat dilaksanakan dengan serta merta melainkan hendaklah diperbuat dengan beransur-ansur.” (Penyata Razak, perenggan 12, 1956).
Akta Pendidikan 1996 menegaskan kepentingan Bahasa Kebangsaan dengan memperuntukkan penggunaannya sebagai bahasa pengantar utama dalam sistem pendidikan kebangsaan dan ia hendaklah diajar sebagai mata pelajaran wajib di semua sekolah.
Pelan Induk Pembangunan Pendidikan 2006-2010
Bab 4 m/s 41
Kementerian Pelajaran Malaysia
6.01 Sejak sebelum merdeka, hasrat penubuhan Sekolah Kebangsaan (SK) telah diilhamkan oleh para pemimpin negara sebagai wahana untuk perpaduan rakyat pelbagai kaum. SK diharap dapat dijadikan tempat untuk generasi muda hidup bermasyarakat, saling bekerjasama antara satu sama lain serta melahirkan rakyat yang setia dan menyumbang kepada kesejahteraan negara seperti yang dinyatakan dalam Ordinan Pelajaran 1952. Hal ini ditegaskan semula oleh Aminuddin Baki seperti berikut:
"... national school which will be a place of social and co-operative living of the future generations of Malayans and a place where they will be trained and educated to be worthy and loyal Malayan citizens. It aims at establishing a system of education which can serve as a real meeting place of the children of the different races. It aims at training its multi-racial pupils in the art of “living, learning, working and thinking together”, thus giving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know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 right from childhood. The fault of the existing educational structure with its multi-vernacular system has been and is that it encourages segregation. The boys and girls of the different races tend to be antagonistic to one another and are not provided with the opportunity of meeting one another on equal and friendly term” (Aminuddin Baki, Penerbitan 1981)
Seterusnya, pendidikan sebagai wahana untuk menyatupadukan masyarakat berbilang kaum jelas dinyatakan dalam Penyata Razak 1956 dan menjadi cabaran negara dalam usaha untuk mencapai matlamat Wawasan 2020.
Pelan Induk Pembangunan Pendidikan 2006-2010
Bab 6 m/s 76
Kementerian Pelajaran Malaysia
从教育部上述两份重要的文件来看,在在反映了政府从未放弃“教育最终目标”,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华社要求增建华小一直以来都很难获得批准的原因。
《1996年教育法令》怎么说?
尽管《宏愿学校计划书》以及《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显示在增建华小的课题上,政府始终摆脱不了一贯的单元化思维,就是不愿意增建华小,以满足华裔对母语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1996年教育法令》第3节第28条文却阐明:
“在本法令条文的约束下,部长可以设立国民学校与国民型学校,并且必须维持这些学校”。
这说明了教育法令并没有阻止增建华小
28. Penubuhan dan penyenggaraan sekolah kebangsaan dan sekolah jenis kebangsaan
Tertakluk kepada peruntukan Akta ini, Menteri boleh menubuhkan sekolah kebangsaan dan sekolah jenis kebangsaan dan hendaklah menyenggarakan sekolah-sekolah itu.
Akta Pendidikan 1996
政府优先发展国小
这10年来,政府批准增建的华小比过去来得多,表面看来,政府似乎对增建华小的限制有所松绑,不再像以往百般阻挠。事实上,这不表示国家教育政策已经从以往的单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各源流教育获得平等的对待,因为大部分的新华小都是在大选来临前才获得批准,尤其是近10年来国家政局出现微妙的变化后,政府更是前所未有的在大选前宣布增建多所华小,单单在1999年大选和2008年大选,政府就批准增建12所新的华小。
然而,这种根据政治需求而选择性增建华小的做法,根本就无法全面解决华小不足的困境,因为政府没有真正从教育需求的角度来看待华小不足的问题,并制定全盘的计划。因此,纵使还有很多地区都非常迫切需要增建华小,但却得不到政府的批准。
事实上,即使是获得批准增建,但政府却在批准兴建华小的公函上说明华社必须自行负责寻找校地。例如政府于1999年批准兴建6所新的华小时,就在有关的批准公函说明兴建华小的地点必须是由校方自行负责,因此这造成华社必须费尽心机来寻找校地建校。虽然最后上述5所已经竣工启用的华小都是建立在政府保留地,但这都是必须经过华社的极力争取才获得的成果。
华裔人口密集区因华小不足,学生严重超额的问题日趋严重,但让人感到不满的是,教育部不但没有正视问题的严重性,并马上采取行动拨款拨地增建足够的华小,反而建议华裔家长可以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小,理由是当地的国小还有很多空位。此外,教育部也一再强调其政策是要强化国小,因此,教育部会优先兴建国小,因为国小的教育是供给各民族孩童的(表1)。
教总认为,作为全民的政府,就必须一视同仁对待各源流小学,同时在各源流小学贯彻这些措施,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受更有素质的教育。有鉴于此,政府必须履行为各族群提供母语教育的责任,根据人口的结构和社区的需求,依照兴建国小的做法,以在《第十大马计划》(2011-2015年)下,在华裔人口密集区及新住宅区制度化拨款拨地兴建华小,以满足华社对母语教育的需求。
表(1)教育部对华小学额爆满问题的回应
雪兰莪蒲种
根据教育局的调查,蒲种华小学额不足的原因是因为当地华小不足所致,因此,当局已经安排无法在蒲种区内就读的一年级新生到其他华小就读。教育局也建议,那些面对送孩子到蒲种外围华小就读华小的家长可以选择把孩子送到蒲种区内的国小,理由是当地的国小还有很多空位。
雪兰莪
蕉赖九支华小
针对蕉赖九支华小董事会因现有校地不足应付日益增加的学生人数,而要求建分校的事宜,教育部表示,当局会优先考虑兴建国小。根据1996年教育法令,兴建政府资助学校必须先获得教育部长的批准。无论如何,教育部希望当地华社可以把孩子送到国小,因为在蕉赖周围地区还有12所国小,有足够的学额来应付需求。教育部也会根据情况在国小提供母语班的学习。
资料来源: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
http://web.jiaozong.org.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56&Itemid=293
华小的困境 (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指出,虽然我国超过40%华小属于学生人数少于150人的微型华小,但是在 雪隆和新山县和砂拉越、沙巴等許多华裔人口密集区的华小却面对学生人数严重爆满的困境。
40%華小少于150位 華裔密集區卻嚴重爆滿
5月25日 傍晚5点23分
教总促华裔人口密集区增加华小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指出,虽然我国超过40%华小属于学生人数少于150人的微型华小,但是在 雪隆和新山县和砂拉越、沙巴等許多华裔人口密集区的华小却面对学生人数严重爆满的困境。
根据教总调查研究及咨询组所整理的资料显示,在全国现有的1290所华小当中,有537所华小(占全国华小 总数的41.63%)是属于学生人数少于150人的微型华小,其中,有171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是少于50人 (占全国总华小间数的13.26%)。
“虽然如此,80年代至今的统计数据还是清楚告诉我们:华小学生人数是逐年增加,尤其在华裔人口密集区,一 些华小的学生人数更是出现超过3000人的过度爆满现象,远远超过政府规定1050人的理想标准,并对学生 的学习和学校的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位于雪隆巴生河流域、柔佛新山县和砂拉越、沙巴等华裔人口密集区的华小面对学生人数严重爆满的困境,这些地区的华小已经 不足以容纳日益增加的学生,因此,在有关地区增建华小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教总指出,近几年来经华社的努力争取下,在增建华小的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这是可喜的现象。不过,这些 被批准增建的华小还是无法应付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不足的问题。
迁校反映政府不公教育政策
教总表示,在政府现有的政策下,增建华小的申请很难获得批准,因此华社唯有争取将没有学生来源的微型华小搬 迁到华裔人口密集区,以确保“华小一所都不能少”。
“华社通过迁校的方式来兴建新华小,是逼于无奈的选择,但这也恰恰反映了政府不公平不合理的教育政策。试想 想:为何华小需要历经千辛万苦,以迁校的方式来换取在华裔人口密集区增建华小,但国小却不需要 ?”
促落实公平对待各源流政策
教总说,在政府目前单元化教育政策的限制下,相比增建华小的要求,迁校的申请确实是更容易获得批准,而且在 政府现有不公平的政策下,也的确是比较有效解决华小不足的方法。
“无论如何,即使在迁校的问题上,政府也是设下种种的限制,其中包括规定迁校的地点不能是政府学校保留地、 学校董事会必须负责寻找新校地和负责建校经费等等。”
“虽然政府目前批准了较多的华小迁校,但华社不能够因此而松懈,或是认为华小获得政府公平的对待,而被模糊 了焦点。事实上,迁校正是政府不公平教育政策下的“产物”。因此,华社,包括政党必须坚守增建华小的大原则 ,继续向政府争取增建华小,并传达华社的心声,以纠正现有政策的偏差,真正落实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的政策。 ”
一直以来,教总都会对特定华教课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作为向政府据理力争,争取华小权益的根据,进 而促请政府履行公平对待各源流小学的责任。
配合2008年度教总常年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特收集华小建校、迁校和微型华小的最新 资料,并加以整理,希望通过各相关资料的呈现,让华社进一步了解及关注国内华小的建校、迁校及微型学校的概 况,俾能持续不断的通过种种管道促使当局公平对待华文教育的发展,并满足华裔子弟接受母语教育 的意愿。
教总定于5月27日假云顶高原召开2008年度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改选。
以下是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所发表的
《华小建校、迁校和微型华小概况》全文:
前言
一直以来,教总都会对特定华教课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作为向政府据理力争,争取华小权益的根据,进 而促请政府履行公平对待各源流小学的责任。配合2008年度教总常年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教总调查研究及资 讯组特收集华小建校、迁校和微型华小的最新资料,并加以整理,希望通过各相关资料的呈现,让华社进一步了解 及关注国内华小的建校、迁校及微型学校的概况,俾能持续不断的通过种种管道促使当局公平对待华文教育的发展 ,并满足华裔子弟接受母语教育的意愿。
1)华小建校
增建华小是我国华社一向来的要求,关心华文教育的人士,无论是来自华团或是华基政党,都会通过不同的管道, 例如常年大会上提及这个华教问题,目的就是希望政府履行兴建华小的责任,以满足华社对母语教育 的需求。
事实上,早在1975年,董教总联同全国华人注册社团呈交《政府部长级教育研讨会》备忘录中,就已经提出要 求政府依据人民的需求来兴建各源流小学的建议。此外,在70年代,各地华团和华基政党也开始向当局争取增建 华小,这些地点包括了八打灵、吉隆坡、巴生和关丹。
经过多年的争取,一些地区已经争取到增建新的华小,也有一些地区还在努力争取当中。随着华裔人口的增长,以 及乡区人口大量移居至城市,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不足的情况日趋严重。
1.1)现有华小的创办年份
目前,全国共有1290所华小。表(一)显示西马半岛现有华小的创办年份。在986所华小当中,有898所 ,即91.08%的华小是在独立前创办的;而1957年独立至今,西马半岛只增加了88所华小,其中有63 所是在70年代以前建立的,而从70年代至今,则只增加了25所华小。
表(二)则显示在东马,有263所,即86%的华小是在1963年之前(马来西亚成立前)创办的。当中,有 251所,即82.57%的华小是在1956年或之前创办的。
整体而言,在全国现有的1290所华小中,有88.07%(1149所)的华小是于1956年 之前创办。
1.2)80年代至今华小学生人数和学校间数的演变
表(三)显示1980年至今,全国各源流小学学生人数和学校间数的演变。整体而言,各源流小学的学生人数都 是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各源流小学的学生人数增加了,但在学校间数方面,却有不同的情况:
—随着国小学生人数上升,国小间数也跟着增加。从1980年到2008年期间,国小的间数一共增加了1,2 66所;
—华小的间数没有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建,反而是减少了。虽然过去近8年(2000-2008年)来,华小间数有所增加,但与国小比较,却显得微不足道,而且也无法解决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不足 的问题;
—淡小方面,近些年来,淡小学生人数已经在逐步增长,这显示越来越多印裔家长把孩子送往淡小就读 。
备注:
1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1290所华小。三所因没有学生来源而关闭的华小,即霹雳金宝培民华小(200 3年关闭)、砂拉越诗巫育兴华小(2004年关闭)以及砂拉越古晋达邦华小(2007年关闭)不在统计数据 内。前两所华小已在2004年大选前获准迁校,惟至今还没有完成迁校大计,至于古晋达邦华小的迁校工作则在 进行中。
1.3)迫切需要增建华小的地区
表(四)比较1981年与2008年全国华小学生人数超过1,500人的概况。数据清楚显示,学生人数超过 1,500人的华小间数有显著的增加。根据房屋与地方政府部属下城市与乡村规划局的学校规划指南,每所学校 学生人数不宜超过1050人。然而,目前国内至少有114所华小的学生人数超过1500人(占全国华小的8 .8%),不符合有关标准。华小学生人数过多,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同时也会让学校在行政上的 困难加倍。
根据调查,华小学生人数超过1500人的华小主要是分布在各州华裔人口密集区或城市,如柔佛州新山,雪兰莪 州八打灵、吉隆坡、霹雳怡保、砂拉越古晋等等。其中,华小学生人数爆满的情况最严重的地区是雪隆巴生河流域 和柔佛新山。
表(五)显示雪隆巴生河流域及柔佛新山现有华小学生人数严重爆满的情况。八打灵华小学生人数爆满的情况可说 最严重,当地有79%的华小的学生人数超过1,500人;新山华小方面,在13所华小的学生人数超过150 0人当中,有8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是超过3000人,华小学生人数爆满的情况可说是非常的严重。
整体而言,在雪隆巴生河流域和新山县125所华小当中,有65所(52%)华小,的学生人数是超过1500 人。
1.4)目前增建华小的概况
从1999年至2008年期间,政府一共批准增建16所新华小,其中半数已经完成并启用。此外,也有8所华 小建校计划则还有待落实,这8所新的华小包括了:
—彭亨关丹中箐华小二校 (1999年大选前获准增建)
—雪兰莪蒲种敦陈修信华小(2006年9月获准增建)
—雪兰莪加影、双溪龙、沙登岭、万挠、吉隆坡旺沙马珠以及柔佛新山培华华小二校(这6所皆于2008年大选 前获准增建)
无论如何,整体而言,在增建华小的课题上,华社还是面对单元化教育政策的百般阻挠,例如从1999年到20 08年这段期间,虽然有16所华小获得批准增建,然而,其中大部分的新华小是在大选来临前才获得批准。非常 明显,当局的做法还是以政治需求为依据,而不是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来处理增建华小的问题(表六 )。
随着这些华小的兴建,肯定有助于舒缓有关地区华小学额不足的问题。但是这种根据政治需求而选择性增建华小的 做法,根本就无法真正解决华小不足的困境,因为还有很多地区都非常迫切需要增建华小,但却得不到政府的批准 。
政府必须采取像增建国小的方式一样,包括提供校地和负责建校的经费,才能够全面解决华小不足的问题。为各族 群提供母语教育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因此政府必须兴建足够的华小,以满足华社对母语教育的需 求。
2)微型华小
微型学校是各源流小学皆会碰到的问题。因地理环境因素,例如坐落在偏远地区,以及郊区人口迁移至城市地区是 导致微型学校存在的原因。政府非常关注微型学校所碰到的问题,例如校舍残旧和面对拨款不足、缺乏基本设施和 师资。因此,政府致力于提升微型学校设施及教育水平,包括增加微型学校的拨款和确保提供足够的师资。此外, 政府也提出通过兴建“中心学校计划”以及日间寄宿学校来解决微型学校的问题。
事实上,从公民受教育作为基本人权的角度来看,政府是有必要加强对微型学校的资助,因为这些学校尽管是学生 人数稀少,但却是该地区内唯一的学校。关闭了这些学校,也就等于剥夺了这些乡区和偏远地区子弟受教育的机会 。因此,政府必须公平照顾微型学校的发展,包括给予足够的拨款、师资和软硬体设备,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 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
2.1)学生人数少过50人的微型华小概况
根据资料,全国目前共有171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是少于50人,占了全国华小总间数的13.26%(全国华小 总数是1290所)。其中,以砂拉越州最多,共48所,其次是霹雳州,39所,接着是柔佛州, 37所。
一般上,若微型华小每年都有固定的新生来源,这些微型学校基本上就不会面临关闭的危机。但是,对于那些学生 人数非常少,濒临关闭的“超微型”或“蚊型”学校来说,如何确保有新生来源是校方最大的问题。一旦没有新生 来源,学校就只有等待关闭的命运。因此,一些学校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惟有积极招收非华裔学生,或是申请迁 校,以让华小可以继续维持下去。
备注:
1)吉兰丹,玻璃市、马六甲、吉隆坡和纳闽没有学生人数少于50人的华小。
2.2)微型华小关闭,华小间数将减少?
表(八)显示,全国有537所华小(占全国华小总间数的41.63%)是属于学生人数少于150人的微型华 小,其中有171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是少于50人(占全国华小总间数的13.26%)。
当一所学校因为没有学生来源而必须关闭,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学校没有学生就会自然的关闭,而一旦有需求,就 必须兴建学校,以提供学生受教育的机会,这也就是所谓的“自然法则”。因此,对马来社会来说,没有学生来源 的的国小被关闭或合并,基本上不会引起反弹,这是因为政府有根据巫裔人口的需求来增建国小,不会造成国小间 数减少的问题。
但是,对华小来说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要增建一所新华小是非常困难的事,所以华社被迫尽一切的努力“守” 着现有的学校,甚至是即使没有学生来源,也要想法设法从其他地方引进学生,确保学校不被关闭,因为一旦关闭 了,华小就少了一所。
事实上,若政府真正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包括根据各族人口的需要,主动拨地拨款兴建各源流小学,华社根本就 不需要担心华小间数会因微型华小关闭而减少的问题。但在现有的政策下,华小无法根据华裔人口的需求而增建, 因此,华社唯有尽力维持微型华小的存在,包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通过搬迁来延续其生命,以让更多华裔子 弟有机会进华小,同时也确保华小的数目不会继续减少。
3)华小迁校
1999年至今,政府一共批准了75所华小迁校,比起八、九十年代华小迁校的间数多了许多,这是全体华社, 包括华团和政党努力争取的结果。然而,在迁校的课题上,华社还是必须厘清迁校和增建新华小的根本区别,而不 是将两者合而为一。
3.1)华小迁校的原因
3.1.1)校地属私人产业
根据统计,在全国1290所华小当中,有886所华小是属于半津贴华小。这些学校的校地是属学校董事会、宗 教组织、园丘、州政府或私人拥有。当地主为了商业上的发展或其他原因通过法律途径向校方索回校地时,学校就 被迫要搬迁。国内有部分华小正面对因地主要收回校地,而必须觅地搬迁的问题。这种情况对学校来说是一个非常 棘手的问题,若能够与地主达致协议,或许在搬迁方面能较顺利进行;但若地主与校方无法达致协议,则会掀起风 波,例如于2005年发生的槟城威省巴东仙托新中华小被逼迁的事件。国内仍有许多华小的校地属私人产业,为 了避免日后发生不必要的问题,有关各造有必要尽快解决校地的问题。
3.1.2)共用校舍,空间不足
六、七十年代,国内一些华小因学生人数增加,校舍不敷应用,因此增设分校,分上、下午校上课,以容纳更多的 学生。此外,也有一些华小是与独中或国民型中学共用校舍。发展到今天,一些位于城市地区的这类型华小再度面 对学生爆满,校舍不敷应用的问题。
基于学校发展空间有限,因此必须进行迁校,以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部分面对这方面问题而申请迁校的华小 包括了:
柔佛古来华小二校与古来华小一校共用校舍。1999年大选获前准迁校,目前建校工程被纳入《第九大马计划》。雪兰莪巴生中华华小与中华独中和中华国中共用校舍。1999年大选前获准迁校,新校舍预期明年新学年可以启用。
霹雳万华华小二校与万华华小一校共用校舍。1999年大选获前准迁校,建校工程正在进行中。
吉隆坡坤成华小二校与坤成华小一校共用校舍,2004年获准迁校,新校舍2008年新学年启用。
雪兰莪巴生滨华华小二校与滨华独中和滨华华小一校共用校舍。2005年获准迁校,建校工程正在进行中。(滨华华小一校已在2007 年搬迁至新的地点)
柔佛永平华小二校与永平华小一校共用校舍。2006年获准迁校,建校工程纳入《第九大马计划》。霹雳怡保培南华小
与培南国中共用校舍。2006年获准迁校,已有校地。
3.1.1)作为增建华小的替代方案
随着华人人口的增长,许多城市地区华小学生严重爆满,但是,由于政府的不公平政策,往往不批准新华小的建立 ,以致华社必须通过搬迁微型华小的方式,以解决城市地区和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严重短缺的问题。例如雪州蒲种 严重缺乏华小,现有的华小学生已经严重爆满,但是,政府的解决方案不是在当地建立新的华小,反而是通过种种 的繁文缛节,将微型华小迁往该区。微型华小搬迁可说是华社在政府不愿意增建华小的政策下,被迫寻求自保的无 奈做法。因此,也常常会听到“增建新华小不可能,迁校或许有希望”的言论。
3.1.2)其他原因
此外,也有一些华小如柔佛麻坡训正华小、峇都巴辖华南华小、森美兰新民华小、雪兰莪叻思华小等因地理环境不 理想,发展空间有限而申请迁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进而造福更多的莘莘学子。
3.2)微型华小迁校的迷思
基本上,学校因共用校舍导致空间不足,或是因校地问题而进行迁校,这不会为华社带来困惑,因为这些华小迁校 是为寻求更好的发展,以让学生有更舒适的学习环境。
然而,在微型华小搬迁的问题上,华社有必要认清“大原则”和“策略上的需要”的区别。也就是说,今天华小迁 校是因为政府不愿意增建新华小的现实情况下,华社基于策略上的需要,而被迫暂时接受的方案,以解决华裔人口 密集区华小不足的问题。而我们的大原则就是要争取政府实施公平的政策,按照处理国小建校的方式,根据各族人 口的结构,在有需求的地区,主动拨地拨款兴建各源流小学,包括华小。这是全体华社,包括政党必须认清的,而 且大家应共同努力,继续向政府争取,并加以落实的,以全面解决华小建校的问题。
我们绝对不能够把微型华小迁校当作是增建华小,或淡化对增建华小的争取,甚至是以迁校来代替增建华小,因为 两者在意义上完全不同。一旦放弃了增建华小,也就是说我们认同政府不要增建华小的政策了。而且,对政府来说 ,华小迁校的基本原则就是以“一校换一校”,因此,一旦接受这个方式,就等同否定了华小间数可以增加的权利 。例如,以霹雳哈古乐华小为例,该校搬迁至雪州蒲种,固然在雪州是属于新的华小,但这对全国华小间数没有影 响,因为迁校后,霹雳州自然就少了一所华小。但是,这根本无法解决雪州蒲种华小不足的问题。
4)总结
在全国现有的1290所华小当中,有537所华小(占全国华小总数的41.63%)是属于学生人数少于15 0人的微型华小,其中,有171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是少于50人(占全国总华小间数的13.26%)。虽然如 此,80年代至今的统计数据还是清楚告诉我们:华小学生人数是逐年增加,尤其在华裔人口密集区,一些华小的 学生人数更是出现超过3000人的过度爆满现象,远远超过政府规定1050人的理想标准,并对学生的学习和 学校的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位于雪隆巴生河流域和柔佛新山县等华裔人口密集区的华小面对学生人数严重爆满的困境,这些地区的华小已经不 足以容纳日益增加的学生,因此,在有关地区增建华小是刻不容缓的工作。近几年来,经华社的努力争取下,在增 建华小的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这是可喜的现象。不过,这些被批准增建的华小还是无法应付华裔人口密集区 华小不足的问题。
在政府现有的政策下,增建华小的申请很难获得批准,因此华社唯有争取将没有学生来源的微型华小搬迁到华裔人 口密集区,以确保“华小一所都不能少”。华社通过迁校的方式来兴建新华小,是逼于无奈的选择,但这也恰恰反 映了政府不公平不合理的教育政策。试想想:为何华小需要历经千辛万苦,以迁校的方式来换取在华裔人口密集区 增建华小,但国小却不需要?
在政府目前单元化教育政策的限制下,相比增建华小的要求,迁校的申请确实是更容易获得批准,而且在政府现有 不公平的政策下,也的确是比较有效解决华小不足的方法。无论如何,即使在迁校的问题上,政府也是设下种种的 限制,其中包括规定迁校的地点不能是政府学校保留地、学校董事会必须负责寻找新校地和负责建校 经费等等。
虽然政府目前批准了较多的华小迁校,但华社不能够因此而松懈,或是认为华小获得政府公平的对待,而被模糊了 焦点。事实上,迁校正是政府不公平教育政策下的“产物”。因此,华社,包括政党必须坚守增建华小的大原则, 继续向政府争取增建华小,并传达华社的心声,以纠正现有政策的偏差,真正落实公平对待各源流学 校的政策。
http://www.ehornbill.com/ehcm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124%3A2010-05-12-01-11-50&catid=35%3A2009-02-07-03-29-52&Itemid=54
40%華小少于150位 華裔密集區卻嚴重爆滿
5月25日 傍晚5点23分
教总促华裔人口密集区增加华小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指出,虽然我国超过40%华小属于学生人数少于150人的微型华小,但是在 雪隆和新山县和砂拉越、沙巴等許多华裔人口密集区的华小却面对学生人数严重爆满的困境。
根据教总调查研究及咨询组所整理的资料显示,在全国现有的1290所华小当中,有537所华小(占全国华小 总数的41.63%)是属于学生人数少于150人的微型华小,其中,有171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是少于50人 (占全国总华小间数的13.26%)。
“虽然如此,80年代至今的统计数据还是清楚告诉我们:华小学生人数是逐年增加,尤其在华裔人口密集区,一 些华小的学生人数更是出现超过3000人的过度爆满现象,远远超过政府规定1050人的理想标准,并对学生 的学习和学校的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位于雪隆巴生河流域、柔佛新山县和砂拉越、沙巴等华裔人口密集区的华小面对学生人数严重爆满的困境,这些地区的华小已经 不足以容纳日益增加的学生,因此,在有关地区增建华小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教总指出,近几年来经华社的努力争取下,在增建华小的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这是可喜的现象。不过,这些 被批准增建的华小还是无法应付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不足的问题。
迁校反映政府不公教育政策
教总表示,在政府现有的政策下,增建华小的申请很难获得批准,因此华社唯有争取将没有学生来源的微型华小搬 迁到华裔人口密集区,以确保“华小一所都不能少”。
“华社通过迁校的方式来兴建新华小,是逼于无奈的选择,但这也恰恰反映了政府不公平不合理的教育政策。试想 想:为何华小需要历经千辛万苦,以迁校的方式来换取在华裔人口密集区增建华小,但国小却不需要 ?”
促落实公平对待各源流政策
教总说,在政府目前单元化教育政策的限制下,相比增建华小的要求,迁校的申请确实是更容易获得批准,而且在 政府现有不公平的政策下,也的确是比较有效解决华小不足的方法。
“无论如何,即使在迁校的问题上,政府也是设下种种的限制,其中包括规定迁校的地点不能是政府学校保留地、 学校董事会必须负责寻找新校地和负责建校经费等等。”
“虽然政府目前批准了较多的华小迁校,但华社不能够因此而松懈,或是认为华小获得政府公平的对待,而被模糊 了焦点。事实上,迁校正是政府不公平教育政策下的“产物”。因此,华社,包括政党必须坚守增建华小的大原则 ,继续向政府争取增建华小,并传达华社的心声,以纠正现有政策的偏差,真正落实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的政策。 ”
一直以来,教总都会对特定华教课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作为向政府据理力争,争取华小权益的根据,进 而促请政府履行公平对待各源流小学的责任。
配合2008年度教总常年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特收集华小建校、迁校和微型华小的最新 资料,并加以整理,希望通过各相关资料的呈现,让华社进一步了解及关注国内华小的建校、迁校及微型学校的概 况,俾能持续不断的通过种种管道促使当局公平对待华文教育的发展,并满足华裔子弟接受母语教育 的意愿。
教总定于5月27日假云顶高原召开2008年度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改选。
以下是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所发表的
《华小建校、迁校和微型华小概况》全文:
前言
一直以来,教总都会对特定华教课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作为向政府据理力争,争取华小权益的根据,进 而促请政府履行公平对待各源流小学的责任。配合2008年度教总常年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教总调查研究及资 讯组特收集华小建校、迁校和微型华小的最新资料,并加以整理,希望通过各相关资料的呈现,让华社进一步了解 及关注国内华小的建校、迁校及微型学校的概况,俾能持续不断的通过种种管道促使当局公平对待华文教育的发展 ,并满足华裔子弟接受母语教育的意愿。
1)华小建校
增建华小是我国华社一向来的要求,关心华文教育的人士,无论是来自华团或是华基政党,都会通过不同的管道, 例如常年大会上提及这个华教问题,目的就是希望政府履行兴建华小的责任,以满足华社对母语教育 的需求。
事实上,早在1975年,董教总联同全国华人注册社团呈交《政府部长级教育研讨会》备忘录中,就已经提出要 求政府依据人民的需求来兴建各源流小学的建议。此外,在70年代,各地华团和华基政党也开始向当局争取增建 华小,这些地点包括了八打灵、吉隆坡、巴生和关丹。
经过多年的争取,一些地区已经争取到增建新的华小,也有一些地区还在努力争取当中。随着华裔人口的增长,以 及乡区人口大量移居至城市,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不足的情况日趋严重。
1.1)现有华小的创办年份
目前,全国共有1290所华小。表(一)显示西马半岛现有华小的创办年份。在986所华小当中,有898所 ,即91.08%的华小是在独立前创办的;而1957年独立至今,西马半岛只增加了88所华小,其中有63 所是在70年代以前建立的,而从70年代至今,则只增加了25所华小。
表(二)则显示在东马,有263所,即86%的华小是在1963年之前(马来西亚成立前)创办的。当中,有 251所,即82.57%的华小是在1956年或之前创办的。
整体而言,在全国现有的1290所华小中,有88.07%(1149所)的华小是于1956年 之前创办。
1.2)80年代至今华小学生人数和学校间数的演变
表(三)显示1980年至今,全国各源流小学学生人数和学校间数的演变。整体而言,各源流小学的学生人数都 是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各源流小学的学生人数增加了,但在学校间数方面,却有不同的情况:
—随着国小学生人数上升,国小间数也跟着增加。从1980年到2008年期间,国小的间数一共增加了1,2 66所;
—华小的间数没有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建,反而是减少了。虽然过去近8年(2000-2008年)来,华小间数有所增加,但与国小比较,却显得微不足道,而且也无法解决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不足 的问题;
—淡小方面,近些年来,淡小学生人数已经在逐步增长,这显示越来越多印裔家长把孩子送往淡小就读 。
备注:
1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1290所华小。三所因没有学生来源而关闭的华小,即霹雳金宝培民华小(200 3年关闭)、砂拉越诗巫育兴华小(2004年关闭)以及砂拉越古晋达邦华小(2007年关闭)不在统计数据 内。前两所华小已在2004年大选前获准迁校,惟至今还没有完成迁校大计,至于古晋达邦华小的迁校工作则在 进行中。
1.3)迫切需要增建华小的地区
表(四)比较1981年与2008年全国华小学生人数超过1,500人的概况。数据清楚显示,学生人数超过 1,500人的华小间数有显著的增加。根据房屋与地方政府部属下城市与乡村规划局的学校规划指南,每所学校 学生人数不宜超过1050人。然而,目前国内至少有114所华小的学生人数超过1500人(占全国华小的8 .8%),不符合有关标准。华小学生人数过多,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同时也会让学校在行政上的 困难加倍。
根据调查,华小学生人数超过1500人的华小主要是分布在各州华裔人口密集区或城市,如柔佛州新山,雪兰莪 州八打灵、吉隆坡、霹雳怡保、砂拉越古晋等等。其中,华小学生人数爆满的情况最严重的地区是雪隆巴生河流域 和柔佛新山。
表(五)显示雪隆巴生河流域及柔佛新山现有华小学生人数严重爆满的情况。八打灵华小学生人数爆满的情况可说 最严重,当地有79%的华小的学生人数超过1,500人;新山华小方面,在13所华小的学生人数超过150 0人当中,有8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是超过3000人,华小学生人数爆满的情况可说是非常的严重。
整体而言,在雪隆巴生河流域和新山县125所华小当中,有65所(52%)华小,的学生人数是超过1500 人。
1.4)目前增建华小的概况
从1999年至2008年期间,政府一共批准增建16所新华小,其中半数已经完成并启用。此外,也有8所华 小建校计划则还有待落实,这8所新的华小包括了:
—彭亨关丹中箐华小二校 (1999年大选前获准增建)
—雪兰莪蒲种敦陈修信华小(2006年9月获准增建)
—雪兰莪加影、双溪龙、沙登岭、万挠、吉隆坡旺沙马珠以及柔佛新山培华华小二校(这6所皆于2008年大选 前获准增建)
无论如何,整体而言,在增建华小的课题上,华社还是面对单元化教育政策的百般阻挠,例如从1999年到20 08年这段期间,虽然有16所华小获得批准增建,然而,其中大部分的新华小是在大选来临前才获得批准。非常 明显,当局的做法还是以政治需求为依据,而不是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来处理增建华小的问题(表六 )。
随着这些华小的兴建,肯定有助于舒缓有关地区华小学额不足的问题。但是这种根据政治需求而选择性增建华小的 做法,根本就无法真正解决华小不足的困境,因为还有很多地区都非常迫切需要增建华小,但却得不到政府的批准 。
政府必须采取像增建国小的方式一样,包括提供校地和负责建校的经费,才能够全面解决华小不足的问题。为各族 群提供母语教育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因此政府必须兴建足够的华小,以满足华社对母语教育的需 求。
2)微型华小
微型学校是各源流小学皆会碰到的问题。因地理环境因素,例如坐落在偏远地区,以及郊区人口迁移至城市地区是 导致微型学校存在的原因。政府非常关注微型学校所碰到的问题,例如校舍残旧和面对拨款不足、缺乏基本设施和 师资。因此,政府致力于提升微型学校设施及教育水平,包括增加微型学校的拨款和确保提供足够的师资。此外, 政府也提出通过兴建“中心学校计划”以及日间寄宿学校来解决微型学校的问题。
事实上,从公民受教育作为基本人权的角度来看,政府是有必要加强对微型学校的资助,因为这些学校尽管是学生 人数稀少,但却是该地区内唯一的学校。关闭了这些学校,也就等于剥夺了这些乡区和偏远地区子弟受教育的机会 。因此,政府必须公平照顾微型学校的发展,包括给予足够的拨款、师资和软硬体设备,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 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
2.1)学生人数少过50人的微型华小概况
根据资料,全国目前共有171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是少于50人,占了全国华小总间数的13.26%(全国华小 总数是1290所)。其中,以砂拉越州最多,共48所,其次是霹雳州,39所,接着是柔佛州, 37所。
一般上,若微型华小每年都有固定的新生来源,这些微型学校基本上就不会面临关闭的危机。但是,对于那些学生 人数非常少,濒临关闭的“超微型”或“蚊型”学校来说,如何确保有新生来源是校方最大的问题。一旦没有新生 来源,学校就只有等待关闭的命运。因此,一些学校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惟有积极招收非华裔学生,或是申请迁 校,以让华小可以继续维持下去。
备注:
1)吉兰丹,玻璃市、马六甲、吉隆坡和纳闽没有学生人数少于50人的华小。
2.2)微型华小关闭,华小间数将减少?
表(八)显示,全国有537所华小(占全国华小总间数的41.63%)是属于学生人数少于150人的微型华 小,其中有171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是少于50人(占全国华小总间数的13.26%)。
当一所学校因为没有学生来源而必须关闭,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学校没有学生就会自然的关闭,而一旦有需求,就 必须兴建学校,以提供学生受教育的机会,这也就是所谓的“自然法则”。因此,对马来社会来说,没有学生来源 的的国小被关闭或合并,基本上不会引起反弹,这是因为政府有根据巫裔人口的需求来增建国小,不会造成国小间 数减少的问题。
但是,对华小来说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要增建一所新华小是非常困难的事,所以华社被迫尽一切的努力“守” 着现有的学校,甚至是即使没有学生来源,也要想法设法从其他地方引进学生,确保学校不被关闭,因为一旦关闭 了,华小就少了一所。
事实上,若政府真正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包括根据各族人口的需要,主动拨地拨款兴建各源流小学,华社根本就 不需要担心华小间数会因微型华小关闭而减少的问题。但在现有的政策下,华小无法根据华裔人口的需求而增建, 因此,华社唯有尽力维持微型华小的存在,包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通过搬迁来延续其生命,以让更多华裔子 弟有机会进华小,同时也确保华小的数目不会继续减少。
3)华小迁校
1999年至今,政府一共批准了75所华小迁校,比起八、九十年代华小迁校的间数多了许多,这是全体华社, 包括华团和政党努力争取的结果。然而,在迁校的课题上,华社还是必须厘清迁校和增建新华小的根本区别,而不 是将两者合而为一。
3.1)华小迁校的原因
3.1.1)校地属私人产业
根据统计,在全国1290所华小当中,有886所华小是属于半津贴华小。这些学校的校地是属学校董事会、宗 教组织、园丘、州政府或私人拥有。当地主为了商业上的发展或其他原因通过法律途径向校方索回校地时,学校就 被迫要搬迁。国内有部分华小正面对因地主要收回校地,而必须觅地搬迁的问题。这种情况对学校来说是一个非常 棘手的问题,若能够与地主达致协议,或许在搬迁方面能较顺利进行;但若地主与校方无法达致协议,则会掀起风 波,例如于2005年发生的槟城威省巴东仙托新中华小被逼迁的事件。国内仍有许多华小的校地属私人产业,为 了避免日后发生不必要的问题,有关各造有必要尽快解决校地的问题。
3.1.2)共用校舍,空间不足
六、七十年代,国内一些华小因学生人数增加,校舍不敷应用,因此增设分校,分上、下午校上课,以容纳更多的 学生。此外,也有一些华小是与独中或国民型中学共用校舍。发展到今天,一些位于城市地区的这类型华小再度面 对学生爆满,校舍不敷应用的问题。
基于学校发展空间有限,因此必须进行迁校,以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部分面对这方面问题而申请迁校的华小 包括了:
柔佛古来华小二校与古来华小一校共用校舍。1999年大选获前准迁校,目前建校工程被纳入《第九大马计划》。雪兰莪巴生中华华小与中华独中和中华国中共用校舍。1999年大选前获准迁校,新校舍预期明年新学年可以启用。
霹雳万华华小二校与万华华小一校共用校舍。1999年大选获前准迁校,建校工程正在进行中。
吉隆坡坤成华小二校与坤成华小一校共用校舍,2004年获准迁校,新校舍2008年新学年启用。
雪兰莪巴生滨华华小二校与滨华独中和滨华华小一校共用校舍。2005年获准迁校,建校工程正在进行中。(滨华华小一校已在2007 年搬迁至新的地点)
柔佛永平华小二校与永平华小一校共用校舍。2006年获准迁校,建校工程纳入《第九大马计划》。霹雳怡保培南华小
与培南国中共用校舍。2006年获准迁校,已有校地。
3.1.1)作为增建华小的替代方案
随着华人人口的增长,许多城市地区华小学生严重爆满,但是,由于政府的不公平政策,往往不批准新华小的建立 ,以致华社必须通过搬迁微型华小的方式,以解决城市地区和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严重短缺的问题。例如雪州蒲种 严重缺乏华小,现有的华小学生已经严重爆满,但是,政府的解决方案不是在当地建立新的华小,反而是通过种种 的繁文缛节,将微型华小迁往该区。微型华小搬迁可说是华社在政府不愿意增建华小的政策下,被迫寻求自保的无 奈做法。因此,也常常会听到“增建新华小不可能,迁校或许有希望”的言论。
3.1.2)其他原因
此外,也有一些华小如柔佛麻坡训正华小、峇都巴辖华南华小、森美兰新民华小、雪兰莪叻思华小等因地理环境不 理想,发展空间有限而申请迁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进而造福更多的莘莘学子。
3.2)微型华小迁校的迷思
基本上,学校因共用校舍导致空间不足,或是因校地问题而进行迁校,这不会为华社带来困惑,因为这些华小迁校 是为寻求更好的发展,以让学生有更舒适的学习环境。
然而,在微型华小搬迁的问题上,华社有必要认清“大原则”和“策略上的需要”的区别。也就是说,今天华小迁 校是因为政府不愿意增建新华小的现实情况下,华社基于策略上的需要,而被迫暂时接受的方案,以解决华裔人口 密集区华小不足的问题。而我们的大原则就是要争取政府实施公平的政策,按照处理国小建校的方式,根据各族人 口的结构,在有需求的地区,主动拨地拨款兴建各源流小学,包括华小。这是全体华社,包括政党必须认清的,而 且大家应共同努力,继续向政府争取,并加以落实的,以全面解决华小建校的问题。
我们绝对不能够把微型华小迁校当作是增建华小,或淡化对增建华小的争取,甚至是以迁校来代替增建华小,因为 两者在意义上完全不同。一旦放弃了增建华小,也就是说我们认同政府不要增建华小的政策了。而且,对政府来说 ,华小迁校的基本原则就是以“一校换一校”,因此,一旦接受这个方式,就等同否定了华小间数可以增加的权利 。例如,以霹雳哈古乐华小为例,该校搬迁至雪州蒲种,固然在雪州是属于新的华小,但这对全国华小间数没有影 响,因为迁校后,霹雳州自然就少了一所华小。但是,这根本无法解决雪州蒲种华小不足的问题。
4)总结
在全国现有的1290所华小当中,有537所华小(占全国华小总数的41.63%)是属于学生人数少于15 0人的微型华小,其中,有171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是少于50人(占全国总华小间数的13.26%)。虽然如 此,80年代至今的统计数据还是清楚告诉我们:华小学生人数是逐年增加,尤其在华裔人口密集区,一些华小的 学生人数更是出现超过3000人的过度爆满现象,远远超过政府规定1050人的理想标准,并对学生的学习和 学校的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位于雪隆巴生河流域和柔佛新山县等华裔人口密集区的华小面对学生人数严重爆满的困境,这些地区的华小已经不 足以容纳日益增加的学生,因此,在有关地区增建华小是刻不容缓的工作。近几年来,经华社的努力争取下,在增 建华小的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这是可喜的现象。不过,这些被批准增建的华小还是无法应付华裔人口密集区 华小不足的问题。
在政府现有的政策下,增建华小的申请很难获得批准,因此华社唯有争取将没有学生来源的微型华小搬迁到华裔人 口密集区,以确保“华小一所都不能少”。华社通过迁校的方式来兴建新华小,是逼于无奈的选择,但这也恰恰反 映了政府不公平不合理的教育政策。试想想:为何华小需要历经千辛万苦,以迁校的方式来换取在华裔人口密集区 增建华小,但国小却不需要?
在政府目前单元化教育政策的限制下,相比增建华小的要求,迁校的申请确实是更容易获得批准,而且在政府现有 不公平的政策下,也的确是比较有效解决华小不足的方法。无论如何,即使在迁校的问题上,政府也是设下种种的 限制,其中包括规定迁校的地点不能是政府学校保留地、学校董事会必须负责寻找新校地和负责建校 经费等等。
虽然政府目前批准了较多的华小迁校,但华社不能够因此而松懈,或是认为华小获得政府公平的对待,而被模糊了 焦点。事实上,迁校正是政府不公平教育政策下的“产物”。因此,华社,包括政党必须坚守增建华小的大原则, 继续向政府争取增建华小,并传达华社的心声,以纠正现有政策的偏差,真正落实公平对待各源流学 校的政策。
http://www.ehornbill.com/ehcm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124%3A2010-05-12-01-11-50&catid=35%3A2009-02-07-03-29-52&Itemid=54
十二新校皆大选前获批· 教总吁制度化增建华小
【教总】
一、前言
增建华小是我国华社一向来的要求,关心华文教育的人士,无论是来自华团或是华基政党,都会通过不同的管道,例如常年大会上提及这个华教问题,目的就是希望政府履行兴建华小的责任,以解决华裔子弟要接受母语教育的基本需求。尤其在90年代,华裔人口密集区需要增建华小的呼声越来越大,但在单元化教育政策下,政府无视华社的要求,许多建校的申请都不被批准,华社对此深感不满。
基于此,为了解决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学生人数爆满的问题,同时也为了避免那些没有学生来源的华小被关闭,造成华小数目一再减少,华社就唯有退而求其次,争取通过搬迁微型华小,来解决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严重短缺的问题。这种不合常理的做法,已经演变成华小在重重困境中寻求突破的非常管道,这在在反映了华文教育在我国发展的艰辛历程
从1999年至2008年期间,政府一共批准增建16所新华小,以及批准75所华小迁校,比起八、九十年代华小建校迁校的数目多了许多,这是全体华社,包括华团和政党长期锲而不舍,极力争取的成果。
为让华社了解和关注从1999年至2008年期间已经获得批准建校或迁校的华小最新发展实况,教总特整理《华小建校和迁校》概况,并希望通过各相关资料的呈现,俾能持续不断的通过种种管道,促使当局公平对待华文教育的发展,并满足华裔子弟要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和意愿。
二、华小建校概况
从1999年至2008年期间,政府一共批准增建了16所新华小,不过,截至目前为止,只有其中的八所已经完成并启用,三所在兴建中,而另五所华小的建校计划则还有待落实。在这16所新华小当中,其中有12所新华小是在大选前获得批准兴建。(表1)
表(1)1999年 – 2008年期间获得批准兴建的华小数目
批准时期 批准数目 完成数目 兴建中 建校工程还未开始
1999年大选 6 5 1 0
2008年大选 6 0 1 5
非大选时期
(1999-2008年) 4 3 1 0
总数 16 8 3 5
资料来源:教总整理
1999年大选,政府批准增建六所华小,然而,政府至今只完成兴建其中的五所华小,而唯一一所还未竣工启用的华小是彭亨关丹中菁华小分校。
关丹中菁华小于1999年获准申请兴建分校,以解决学生爆满困境,无论如何,却面对没有校地的问题,直到2008年大选前夕,才获得州政府批准一块3英亩,位于英迪拉马哥打区,靠近甘榜地南的地段兴建分校。关丹中菁华小分校目前在兴建中,预期在明年下半年可以启用。
中菁华小分校获得首相署和教育部共拨款450万元作建校经费用途,不过,该校目前还欠缺大约81万元的经费,以作为填泥建拱桥、铺新校路用途。据了解,建委会已经决定向马华公会总会长蔡细历提交备忘录,以要求拨款。
事实上,除了雪兰莪八打灵培才华小二校成功争取到把一所国小新校舍改作华小的用途,而可以在短期内就启用之外,其余四所已经正式启用的华小都必须经过至少五年或更久的时间来完成(表2)。
表(2) 1999年大选政府批准增建新华小的概况
序 校名 概况
1 雪兰莪八打灵培才华小二校 2001年启用
2 雪兰莪首都镇康乐华小二校 2005年启用
3 雪兰莪帝沙再也华小二校 2006年启用
4 吉隆坡甲洞华小三校 2007年启用
5 雪兰莪安邦华小二校 2008年启用
6 彭亨关丹中菁华小分校 未完成
资料来源:教总整理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2008年大选宣布在全国六个地点兴建新华小,包括雪兰莪州四所(万挠、双溪龙、沙登、加影),柔佛州一所(新山金海湾培华华小二校)以及吉隆坡一所(旺沙马珠)。无论如何,至今除了位于万挠爱美乐华小的建校计划已经在进行中,其余5所新华小都还未动工兴建。
表(3) 2008年大选政府批准增建新华小的概况
序 校名 概况
1 柔佛州新山培华华小二校 当局曾于2008年7月确认一片靠近柏伶五福城的空地作为培华华小二校的校地,但没有后续进展。
2 雪兰莪州双溪龙 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于2011年4月6日表示,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已经同意把一块国小保留地用来兴建华小,并将拨款450万令吉的建校经费。预期2013年启用,不过,这所新华小至今还未动工兴建。
3 雪兰莪州加影 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于2011年4月6日表示,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已经同意把一块国小保留地用来兴建华小,并将拨款450万令吉的建校经费。预期2013年启用,不过,这所新华小至今还未动工兴建。
4 雪兰莪州万挠爱美乐华小 目前在兴建中,预期2012年启用。教育部拨款350万令吉,此外,发展商也捐献300万令吉。
5 雪兰莪州沙登武吉沙登华小 建委会主席廖润强于2011年4月14日表示,建委会已经在今年2月向教育部申请把一块位于加里尔峰的国小保留地改为兴建华小用途。教育部将拨款兴建,不过,这所新华小至今还未动工兴建。
6 吉隆坡旺沙马珠华小 获得发展商捐献校地,目前等待当局批准图测。教育部将拨款兴建。
资料来源:教总整理
此外,时任教育部长希山慕丁也曾于2006年9月29日宣布兴建敦陈修信华小,并把这所新华小的兴建计划列入《第九马来西亚计划》(2006-2010年),无论如何,这所新华小却没有如期在《第九马来西亚计划》下完成,直到2010年11月才获得教育部拨款拨地兴建。位于布特拉高原的敦陈修信华小已经在今年五月动工,并预期明年竣工启用。
三、华小迁校概况
从1999年至2008年期间,政府一共批准了75所华小迁校(表4)。
表(4)1999年-2008年获得政府批准迁校的华小数目
批准时期 批准数目 完成数目 未完成
1999年大选 12 10 2
2004年大选 17 13 4
2008年大选 13 3 10
非大选时期
(1999-2008年) 33 28 5
总数 75 54 21
资料来源:教总整理
▲ 不包括2008年大选后获得批准搬迁的华小,即有吉隆坡安邦路黎明华小和砂拉越马鲁帝侨南华小。
1999年大选获得批准搬迁的华小概况
1999年大选,有12所华小获得批准迁校,至今还有二所华小还未完成迁校计划,即柔佛古来华小二校和槟城明德正校。这两所华小预期将于明年启用。
2004年大选获得批准搬迁的华小概况
与此同时,政府也于2004年大选批准17所华小搬迁,不过,至今还有四所华小未完成搬迁计划。除了沙巴保佛启华华小已经获得批准搬迁到亚庇,并获得校地和拨款之外,其余三所华小还没有动工兴建,这三所华小是柔佛昔加末中央华小(计划搬迁到昔加末丽峰花园,目前面对校地问题)、霹雳乌鲁十八丁联合华小(计划搬迁到太平新板甘榜柳路,至今还在处理校地事宜),以及霹雳务边培民华小(计划搬迁到金宝,但至今没有具体的进展。培民华小已经在2003年停办)。
2008年大选获得批准搬迁的华小概况
2008年大选,再有13所华小获得批准搬迁,不过,至今有10所华小未完成迁校计划。在这10所还未完成搬迁的华小当中,有二所华小的迁校计划还没有动工,分别是雪兰莪呀吃18哩中华华小(计划搬迁到安邦福全山庄,目前没有具体的进展)和彭亨文冬竞智华小(计划搬迁到雪兰莪蒲种,目前面对校地问题)。
其余八所华小的迁校工作已经在进行中的有吉隆坡乐圣华小,雪兰莪巴生务德华小、马六甲培风华小一校、马六甲文庙侨民华小、马六甲立人华小、柔佛居銮培智华小、森美兰波德申东华华小,以及吉打滂滂华小。这当中有多所华小预期将于明年启用,包括吉隆坡乐圣华小、雪兰莪巴生务德华小、马六甲培风华小一校、马六甲文庙侨民华小、柔佛居銮培智华小、森美兰波德申东华华小,以及吉打滂滂华小。马六甲立人华小目前则正在处理校地转名手续,并预计能在今年展开建校计划。
与此同时,在1999年和2008年期间,也有33所华小获得批准迁校,其中五所还未完成迁校,分别是柔佛永平华小二校(明年启用);霹雳怡保培南华小(兴建中);霹雳红土坎永宁华小(兴建中,面对建校经费不足问题);雪兰莪叻思华小(已有校地和拨款,并于6月进行建校工程招标),以及森美兰峇都依淡华小(已有校地和拨款,预期2013年启用,但还未开始兴建)。
四、要求建校迁校,但还未获得批准的华小
政府于1999年至2008年期间批准增建16所新华小和75所华小搬迁,固然有助于纾缓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学生人数严重超额的问题,但是,这种根据政治需求而选择性增建华小的做法,根本就无法全面解决华小不足的困境,因为政府没有真正从教育需求的角度来看待华小不足的问题,并制定全盘的计划。因此,纵使还有很多地区都非常迫切需要增建华小,但却得不到政府的批准。
事实上,华社已经争取了多年要在有关的地区兴建华小,但一直没有获得批准。例如在吉隆坡旺沙马珠,当地华社是争取了将近20年之久,才成功在2008年大选前获得批准兴建1所新的华小。非常明显,当局的做法主要是以政治需求为考量的权宜之计,而不是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来处理增建华小的问题。
目前,国内一些华裔人口密集区还迫切需要增建华小,以解决当地华小不足的困境,这些地区包括了雪兰莪州蒲种、柔佛新山和吉隆坡蕉赖。当地的华团都已经向政府提出建校的要求,不过至今还没有获得批准。
此外,也有一些微型华小因面对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的问题,为了避免学校因没有而遭关闭,董家教因此提出迁校,以搬迁到有需要华小的地区,但同时也还没有获得批准搬迁。
表(5)要求搬迁的微型华小(还未获得教育部批准)
地区 / 华小 概况
森美兰乌鲁干中园华小 全校学生人数少于10人。
已经获得发展商捐献校地,以搬迁到芙蓉绿峰岭。
森美兰巴力丁宜华小 全校学生人数少于10人。
有发展商捐献校地,以搬迁到芙蓉花园住宅区。
森美兰利民济礼仁园华小 计划搬迁到柔佛州古来。
彭亨班珍华小 计划搬迁到KOTAASAS新市镇。
发展商原则上同意捐献校地。
彭亨北根育华华小 2003年开始申请迁校。
霹雳太平益华华小 目前只有两名学生,如果再没有新生报读,将于2012年后停办。董家教已经寻求马华公会协助迁校。
砂拉越古晋峇哥中华公学 已经在2010年因没有学生来源而停办。
吉打华玲巴林园培智华小 计划搬迁到双溪大年。
表(6)华社党团要求增建华小的概况(还未获得教育批准)
地区 / 华小 要求单位 概况
吉隆坡蕉赖康乐华小三校 吉隆坡康乐华小董事会 已经向雪州政府申请校地。
雪兰莪八打灵:8所
地点:白沙罗达迈、双溪毛糯乐万镇、沙登怡观园、金銮镇第4区、加里尔峰花园、哥打白沙罗、本查阿南、亚拉白沙罗。 八打灵发展华小工委会 州政府于2009年初答应八打灵发展华小工委会所申请的8块土地以成立新华小,但目前还未落实。
柔佛新山:2所
地点:福林园、百万镇和柔佛再也一带。 新山发展华小工委会 2010年3月,巴西古当国会议员莫哈末卡立(高教部部长)表示,他已经和发展商会面,以把一片位于百万镇选区范围内的校地转换为华小校地。
柔佛古来太子城 当地华社 森美兰利民济礼仁园华小有意越州搬迁到当地。
吉隆坡淡江新村 淡江新村联邦村委会 2011年6月10日,首相纳吉访问淡江新村,淡江新村联邦村委会向首相提出建校要求。
砂拉越古晋中华小学第七校 人联党 首相纳吉在今年4月砂州选举期间,表示会考虑人联党提出在古晋增建华小的要求。
资料来源:教总整理
五、结语
虽然华小获得批准增建或搬迁,但还是必须面对当局种种的阻挠,而不能顺利落实增建或搬迁华小的工作。在建校和迁校的过程中,华小面对最大的问题是必须自寻校地和建校经费的困境。
事实上,政府每一次宣布批准增建或搬迁华小,并没有加以说明政府是否将提供校地和建校经费予有关的华小,结果在面对没有校地和拨款的情况下,造成了获得批准增建或搬迁的华小的建校计划进展缓慢。
无论如何,随着国内政治局势的演变,以及民心思变的压力下,在近些年来,政府也在华小建校迁校的问题作出了一些改善,例如拨出9千500万元作为2008年大选承诺兴建六所新华小和搬迁13所华小的费用。这对华社来说就虽然是大好消息,但这也是通过政党和民间的极力争取才得到的特别拨款,而不是政府制度化拨款兴建各源流学校的政策,这也恰恰反映了华小发展的艰辛和无奈。
事实上,拨款拨地建校本来就是政府的责任,就像兴建国小时,都是政府亲自拨款和拨地去完成的。但对华小,政府却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而且即使是获得政府拨款,但华小还是面对校地的问题,以致华小建校计划无法顺利进行。例如雪兰莪蒲种华小学生人数严重爆满,彭亨文冬竞智华小计划搬迁到当地,以解决当地华小不足的问题,但至今该校的搬迁计划却因没有校地而迟迟无法落实。
虽然政府近年来在华小建校和迁校的拨款上作出了一些改善,但这和华社的期望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因为华社的要求是一视同仁对待各源流学校,公平发展各族群母语教育,而且必须从教育政策上做出根本的改革,给予明文保障。
但到目前为止,国家教育政策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大家担心这只是因应政治需要的权宜之计,因为只要拿来和国小做比较,就可以马上察觉华小在政府政策下的“二等地位”。
因此,教总吁请政府必须摒弃狭隘的单元化教育政策,从发展全民教育的角度出发,即按照兴建国小的方式,根据华裔人口的增长和社区的需求来制度化增建华小,包括负责所有的建设费和明文规定所有的住宅区都必须规划保留地作为兴建各源流小学的用途,使增建华小获得一个制度化以及合情、合理和正常的解决方案,才能根本解决华小不足的问题。
整理于2011年7月27日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9458.html
一、前言
增建华小是我国华社一向来的要求,关心华文教育的人士,无论是来自华团或是华基政党,都会通过不同的管道,例如常年大会上提及这个华教问题,目的就是希望政府履行兴建华小的责任,以解决华裔子弟要接受母语教育的基本需求。尤其在90年代,华裔人口密集区需要增建华小的呼声越来越大,但在单元化教育政策下,政府无视华社的要求,许多建校的申请都不被批准,华社对此深感不满。
基于此,为了解决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学生人数爆满的问题,同时也为了避免那些没有学生来源的华小被关闭,造成华小数目一再减少,华社就唯有退而求其次,争取通过搬迁微型华小,来解决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严重短缺的问题。这种不合常理的做法,已经演变成华小在重重困境中寻求突破的非常管道,这在在反映了华文教育在我国发展的艰辛历程
从1999年至2008年期间,政府一共批准增建16所新华小,以及批准75所华小迁校,比起八、九十年代华小建校迁校的数目多了许多,这是全体华社,包括华团和政党长期锲而不舍,极力争取的成果。
为让华社了解和关注从1999年至2008年期间已经获得批准建校或迁校的华小最新发展实况,教总特整理《华小建校和迁校》概况,并希望通过各相关资料的呈现,俾能持续不断的通过种种管道,促使当局公平对待华文教育的发展,并满足华裔子弟要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和意愿。
二、华小建校概况
从1999年至2008年期间,政府一共批准增建了16所新华小,不过,截至目前为止,只有其中的八所已经完成并启用,三所在兴建中,而另五所华小的建校计划则还有待落实。在这16所新华小当中,其中有12所新华小是在大选前获得批准兴建。(表1)
表(1)1999年 – 2008年期间获得批准兴建的华小数目
批准时期 批准数目 完成数目 兴建中 建校工程还未开始
1999年大选 6 5 1 0
2008年大选 6 0 1 5
非大选时期
(1999-2008年) 4 3 1 0
总数 16 8 3 5
资料来源:教总整理
1999年大选,政府批准增建六所华小,然而,政府至今只完成兴建其中的五所华小,而唯一一所还未竣工启用的华小是彭亨关丹中菁华小分校。
关丹中菁华小于1999年获准申请兴建分校,以解决学生爆满困境,无论如何,却面对没有校地的问题,直到2008年大选前夕,才获得州政府批准一块3英亩,位于英迪拉马哥打区,靠近甘榜地南的地段兴建分校。关丹中菁华小分校目前在兴建中,预期在明年下半年可以启用。
中菁华小分校获得首相署和教育部共拨款450万元作建校经费用途,不过,该校目前还欠缺大约81万元的经费,以作为填泥建拱桥、铺新校路用途。据了解,建委会已经决定向马华公会总会长蔡细历提交备忘录,以要求拨款。
事实上,除了雪兰莪八打灵培才华小二校成功争取到把一所国小新校舍改作华小的用途,而可以在短期内就启用之外,其余四所已经正式启用的华小都必须经过至少五年或更久的时间来完成(表2)。
表(2) 1999年大选政府批准增建新华小的概况
序 校名 概况
1 雪兰莪八打灵培才华小二校 2001年启用
2 雪兰莪首都镇康乐华小二校 2005年启用
3 雪兰莪帝沙再也华小二校 2006年启用
4 吉隆坡甲洞华小三校 2007年启用
5 雪兰莪安邦华小二校 2008年启用
6 彭亨关丹中菁华小分校 未完成
资料来源:教总整理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2008年大选宣布在全国六个地点兴建新华小,包括雪兰莪州四所(万挠、双溪龙、沙登、加影),柔佛州一所(新山金海湾培华华小二校)以及吉隆坡一所(旺沙马珠)。无论如何,至今除了位于万挠爱美乐华小的建校计划已经在进行中,其余5所新华小都还未动工兴建。
表(3) 2008年大选政府批准增建新华小的概况
序 校名 概况
1 柔佛州新山培华华小二校 当局曾于2008年7月确认一片靠近柏伶五福城的空地作为培华华小二校的校地,但没有后续进展。
2 雪兰莪州双溪龙 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于2011年4月6日表示,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已经同意把一块国小保留地用来兴建华小,并将拨款450万令吉的建校经费。预期2013年启用,不过,这所新华小至今还未动工兴建。
3 雪兰莪州加影 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于2011年4月6日表示,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已经同意把一块国小保留地用来兴建华小,并将拨款450万令吉的建校经费。预期2013年启用,不过,这所新华小至今还未动工兴建。
4 雪兰莪州万挠爱美乐华小 目前在兴建中,预期2012年启用。教育部拨款350万令吉,此外,发展商也捐献300万令吉。
5 雪兰莪州沙登武吉沙登华小 建委会主席廖润强于2011年4月14日表示,建委会已经在今年2月向教育部申请把一块位于加里尔峰的国小保留地改为兴建华小用途。教育部将拨款兴建,不过,这所新华小至今还未动工兴建。
6 吉隆坡旺沙马珠华小 获得发展商捐献校地,目前等待当局批准图测。教育部将拨款兴建。
资料来源:教总整理
此外,时任教育部长希山慕丁也曾于2006年9月29日宣布兴建敦陈修信华小,并把这所新华小的兴建计划列入《第九马来西亚计划》(2006-2010年),无论如何,这所新华小却没有如期在《第九马来西亚计划》下完成,直到2010年11月才获得教育部拨款拨地兴建。位于布特拉高原的敦陈修信华小已经在今年五月动工,并预期明年竣工启用。
三、华小迁校概况
从1999年至2008年期间,政府一共批准了75所华小迁校(表4)。
表(4)1999年-2008年获得政府批准迁校的华小数目
批准时期 批准数目 完成数目 未完成
1999年大选 12 10 2
2004年大选 17 13 4
2008年大选 13 3 10
非大选时期
(1999-2008年) 33 28 5
总数 75 54 21
资料来源:教总整理
▲ 不包括2008年大选后获得批准搬迁的华小,即有吉隆坡安邦路黎明华小和砂拉越马鲁帝侨南华小。
1999年大选获得批准搬迁的华小概况
1999年大选,有12所华小获得批准迁校,至今还有二所华小还未完成迁校计划,即柔佛古来华小二校和槟城明德正校。这两所华小预期将于明年启用。
2004年大选获得批准搬迁的华小概况
与此同时,政府也于2004年大选批准17所华小搬迁,不过,至今还有四所华小未完成搬迁计划。除了沙巴保佛启华华小已经获得批准搬迁到亚庇,并获得校地和拨款之外,其余三所华小还没有动工兴建,这三所华小是柔佛昔加末中央华小(计划搬迁到昔加末丽峰花园,目前面对校地问题)、霹雳乌鲁十八丁联合华小(计划搬迁到太平新板甘榜柳路,至今还在处理校地事宜),以及霹雳务边培民华小(计划搬迁到金宝,但至今没有具体的进展。培民华小已经在2003年停办)。
2008年大选获得批准搬迁的华小概况
2008年大选,再有13所华小获得批准搬迁,不过,至今有10所华小未完成迁校计划。在这10所还未完成搬迁的华小当中,有二所华小的迁校计划还没有动工,分别是雪兰莪呀吃18哩中华华小(计划搬迁到安邦福全山庄,目前没有具体的进展)和彭亨文冬竞智华小(计划搬迁到雪兰莪蒲种,目前面对校地问题)。
其余八所华小的迁校工作已经在进行中的有吉隆坡乐圣华小,雪兰莪巴生务德华小、马六甲培风华小一校、马六甲文庙侨民华小、马六甲立人华小、柔佛居銮培智华小、森美兰波德申东华华小,以及吉打滂滂华小。这当中有多所华小预期将于明年启用,包括吉隆坡乐圣华小、雪兰莪巴生务德华小、马六甲培风华小一校、马六甲文庙侨民华小、柔佛居銮培智华小、森美兰波德申东华华小,以及吉打滂滂华小。马六甲立人华小目前则正在处理校地转名手续,并预计能在今年展开建校计划。
与此同时,在1999年和2008年期间,也有33所华小获得批准迁校,其中五所还未完成迁校,分别是柔佛永平华小二校(明年启用);霹雳怡保培南华小(兴建中);霹雳红土坎永宁华小(兴建中,面对建校经费不足问题);雪兰莪叻思华小(已有校地和拨款,并于6月进行建校工程招标),以及森美兰峇都依淡华小(已有校地和拨款,预期2013年启用,但还未开始兴建)。
四、要求建校迁校,但还未获得批准的华小
政府于1999年至2008年期间批准增建16所新华小和75所华小搬迁,固然有助于纾缓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学生人数严重超额的问题,但是,这种根据政治需求而选择性增建华小的做法,根本就无法全面解决华小不足的困境,因为政府没有真正从教育需求的角度来看待华小不足的问题,并制定全盘的计划。因此,纵使还有很多地区都非常迫切需要增建华小,但却得不到政府的批准。
事实上,华社已经争取了多年要在有关的地区兴建华小,但一直没有获得批准。例如在吉隆坡旺沙马珠,当地华社是争取了将近20年之久,才成功在2008年大选前获得批准兴建1所新的华小。非常明显,当局的做法主要是以政治需求为考量的权宜之计,而不是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来处理增建华小的问题。
目前,国内一些华裔人口密集区还迫切需要增建华小,以解决当地华小不足的困境,这些地区包括了雪兰莪州蒲种、柔佛新山和吉隆坡蕉赖。当地的华团都已经向政府提出建校的要求,不过至今还没有获得批准。
此外,也有一些微型华小因面对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的问题,为了避免学校因没有而遭关闭,董家教因此提出迁校,以搬迁到有需要华小的地区,但同时也还没有获得批准搬迁。
表(5)要求搬迁的微型华小(还未获得教育部批准)
地区 / 华小 概况
森美兰乌鲁干中园华小 全校学生人数少于10人。
已经获得发展商捐献校地,以搬迁到芙蓉绿峰岭。
森美兰巴力丁宜华小 全校学生人数少于10人。
有发展商捐献校地,以搬迁到芙蓉花园住宅区。
森美兰利民济礼仁园华小 计划搬迁到柔佛州古来。
彭亨班珍华小 计划搬迁到KOTAASAS新市镇。
发展商原则上同意捐献校地。
彭亨北根育华华小 2003年开始申请迁校。
霹雳太平益华华小 目前只有两名学生,如果再没有新生报读,将于2012年后停办。董家教已经寻求马华公会协助迁校。
砂拉越古晋峇哥中华公学 已经在2010年因没有学生来源而停办。
吉打华玲巴林园培智华小 计划搬迁到双溪大年。
表(6)华社党团要求增建华小的概况(还未获得教育批准)
地区 / 华小 要求单位 概况
吉隆坡蕉赖康乐华小三校 吉隆坡康乐华小董事会 已经向雪州政府申请校地。
雪兰莪八打灵:8所
地点:白沙罗达迈、双溪毛糯乐万镇、沙登怡观园、金銮镇第4区、加里尔峰花园、哥打白沙罗、本查阿南、亚拉白沙罗。 八打灵发展华小工委会 州政府于2009年初答应八打灵发展华小工委会所申请的8块土地以成立新华小,但目前还未落实。
柔佛新山:2所
地点:福林园、百万镇和柔佛再也一带。 新山发展华小工委会 2010年3月,巴西古当国会议员莫哈末卡立(高教部部长)表示,他已经和发展商会面,以把一片位于百万镇选区范围内的校地转换为华小校地。
柔佛古来太子城 当地华社 森美兰利民济礼仁园华小有意越州搬迁到当地。
吉隆坡淡江新村 淡江新村联邦村委会 2011年6月10日,首相纳吉访问淡江新村,淡江新村联邦村委会向首相提出建校要求。
砂拉越古晋中华小学第七校 人联党 首相纳吉在今年4月砂州选举期间,表示会考虑人联党提出在古晋增建华小的要求。
资料来源:教总整理
五、结语
虽然华小获得批准增建或搬迁,但还是必须面对当局种种的阻挠,而不能顺利落实增建或搬迁华小的工作。在建校和迁校的过程中,华小面对最大的问题是必须自寻校地和建校经费的困境。
事实上,政府每一次宣布批准增建或搬迁华小,并没有加以说明政府是否将提供校地和建校经费予有关的华小,结果在面对没有校地和拨款的情况下,造成了获得批准增建或搬迁的华小的建校计划进展缓慢。
无论如何,随着国内政治局势的演变,以及民心思变的压力下,在近些年来,政府也在华小建校迁校的问题作出了一些改善,例如拨出9千500万元作为2008年大选承诺兴建六所新华小和搬迁13所华小的费用。这对华社来说就虽然是大好消息,但这也是通过政党和民间的极力争取才得到的特别拨款,而不是政府制度化拨款兴建各源流学校的政策,这也恰恰反映了华小发展的艰辛和无奈。
事实上,拨款拨地建校本来就是政府的责任,就像兴建国小时,都是政府亲自拨款和拨地去完成的。但对华小,政府却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而且即使是获得政府拨款,但华小还是面对校地的问题,以致华小建校计划无法顺利进行。例如雪兰莪蒲种华小学生人数严重爆满,彭亨文冬竞智华小计划搬迁到当地,以解决当地华小不足的问题,但至今该校的搬迁计划却因没有校地而迟迟无法落实。
虽然政府近年来在华小建校和迁校的拨款上作出了一些改善,但这和华社的期望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因为华社的要求是一视同仁对待各源流学校,公平发展各族群母语教育,而且必须从教育政策上做出根本的改革,给予明文保障。
但到目前为止,国家教育政策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大家担心这只是因应政治需要的权宜之计,因为只要拿来和国小做比较,就可以马上察觉华小在政府政策下的“二等地位”。
因此,教总吁请政府必须摒弃狭隘的单元化教育政策,从发展全民教育的角度出发,即按照兴建国小的方式,根据华裔人口的增长和社区的需求来制度化增建华小,包括负责所有的建设费和明文规定所有的住宅区都必须规划保留地作为兴建各源流小学的用途,使增建华小获得一个制度化以及合情、合理和正常的解决方案,才能根本解决华小不足的问题。
整理于2011年7月27日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9458.html
东方文荟:谁是马来人?
谁是马来人?许多人可能会说,一看(肤色)不就知道了?只是在联邦宪法中,有关马来人的定义其实并非种族的,而是宗教、语言、习俗与历史联系性质的。
根据联邦宪法诠释各项名词的第160条,原住民(Aborigine)是指马来半岛的原住民;而马来人(Malay)则指信奉回教,常用马来语,实践马来习俗,以及:一,在独立日(Merdeka Day)前出生于马来亚联合邦或新加坡,或其双亲之一出生于联合邦或新加坡,或当时住在联合邦或新加坡;二,这类人的子女。
据此而论,法理上言,非马来人并非先天注定不能成为马来人,其排他性并非牢不可破。此外,定义与马来亚联合邦(指1957年的联合邦,而非1963年的联邦)或新加坡有历史渊源。按此定义来判断,印尼马来人(占印尼人口约8%)或泰南马来人,甚至是东马马来人便不是宪法意义上的马来人。在东马,他们被归类为土著(Native)。
宪法学家Shad Saleem Faruqi认为,宪法只提及马来人与沙、砂土著(Native),而没用Bumiputra这字;因此,Bumiputra这字眼是个没有法律基础(Legal basis)的政治用语(political coinage,见《Document of Destiny》(宪法即命运),页698,2008版)。
根据Shad的说法,州宪法也跟随联邦的方式来界定马来人;不过部分州在有关马来人保留地的立法中,规定申请人除了要符合宪法中的三大定义(信奉回教,常用马来语,实践马来习俗),族裔上也必须属于马来族(Malayan Race)的其中一支。相关立法早在1913年便出现。当一块地被列为马来保留地后,同样面积的一块地则得开放给大众。
宪法并没提到非马来人不可当我国首相,但在九个君主制的马来州属,州宪法都规定州务大臣与州秘书必须是马来回教徒。按照联邦宪法与州宪法,这个马来人回教徒自也不是族裔的定义。
定义之所以重要,也与实际权益有关。宪法153条写明,马来人在一,公务员;二,奖学金、教育与培训;三,根据联邦法律需要申请许可证、执照方可营业的商业活动,及四,大马教育文凭(MCE)以上的教育机会中,可享有最高元首视为合理的百分比。但按联邦宪法,这些合理的百分比仅适用于上述四个已定领域,而不宜随意扩展到其范围,如购屋折扣或股权等。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Wsp0Fma124D1ttf09AV8pOX0CuD7Sdx
根据联邦宪法诠释各项名词的第160条,原住民(Aborigine)是指马来半岛的原住民;而马来人(Malay)则指信奉回教,常用马来语,实践马来习俗,以及:一,在独立日(Merdeka Day)前出生于马来亚联合邦或新加坡,或其双亲之一出生于联合邦或新加坡,或当时住在联合邦或新加坡;二,这类人的子女。
据此而论,法理上言,非马来人并非先天注定不能成为马来人,其排他性并非牢不可破。此外,定义与马来亚联合邦(指1957年的联合邦,而非1963年的联邦)或新加坡有历史渊源。按此定义来判断,印尼马来人(占印尼人口约8%)或泰南马来人,甚至是东马马来人便不是宪法意义上的马来人。在东马,他们被归类为土著(Native)。
宪法学家Shad Saleem Faruqi认为,宪法只提及马来人与沙、砂土著(Native),而没用Bumiputra这字;因此,Bumiputra这字眼是个没有法律基础(Legal basis)的政治用语(political coinage,见《Document of Destiny》(宪法即命运),页698,2008版)。
根据Shad的说法,州宪法也跟随联邦的方式来界定马来人;不过部分州在有关马来人保留地的立法中,规定申请人除了要符合宪法中的三大定义(信奉回教,常用马来语,实践马来习俗),族裔上也必须属于马来族(Malayan Race)的其中一支。相关立法早在1913年便出现。当一块地被列为马来保留地后,同样面积的一块地则得开放给大众。
宪法并没提到非马来人不可当我国首相,但在九个君主制的马来州属,州宪法都规定州务大臣与州秘书必须是马来回教徒。按照联邦宪法与州宪法,这个马来人回教徒自也不是族裔的定义。
定义之所以重要,也与实际权益有关。宪法153条写明,马来人在一,公务员;二,奖学金、教育与培训;三,根据联邦法律需要申请许可证、执照方可营业的商业活动,及四,大马教育文凭(MCE)以上的教育机会中,可享有最高元首视为合理的百分比。但按联邦宪法,这些合理的百分比仅适用于上述四个已定领域,而不宜随意扩展到其范围,如购屋折扣或股权等。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Wsp0Fma124D1ttf09AV8pOX0CuD7Sdx
外评选读:八度空间「公益」广告
如今,不少人大概已晓得八度空间电视台抽起了那个备受争议的「公益」广告。还没看过的人,可上网到Youtube观看。至今仍有人能在大众监督下,让自己的智商「暂时放假」,实在不可思议。我们这么做的次数,就如拿督妮科大维在璧球场上夺冠那么连续一贯,真是可喜可贺。
网上已经刮起风暴了,首要媒体首席执行员阿末依兹罕奥玛依然事不关己的态度,才是让人最惊讶的。报导指他在推特上说:「大伙放轻松,别过度诠释。广告是多元族群的团队撰写、制作、导演的。
若过度诠释,任何事情都会变坏」身为媒体人,他应晓得公益广告总会被观众所分析研究。若把社会刻板印象转为艺术,肯定会触动不少人的敏感神经。要觉得这个广告不够敏感,而且让人感冒,我们并不必「过度诠释」。即使是个多元族群的制作团队,他们依然无法回避这危险的刻板印象。
对我来说,叫大伙「放轻松」的劝告,比原来的广告更具侮辱性。说到侮辱,我相信不少回教徒也会认为这广告具侮辱性。我们回教徒这么缺乏定力吗?难道看到别人吃饭,我们马上就无法继续斋戒了?还是在夜市看到女生露出肩膀跟腋窝,我们就会想入非非?
斋戒洁净肉体与灵魂
斋戒是回教五项功课之一,目的是要洁净我们的肉体跟灵魂。斋戒的体验应让我们谦虚,从不幸人士的经历中吸取经验。他们常年没饭吃,而我们只是体验一个月而已。
我们的意志真的软弱到必须叫其他宗教的信徒别在我们面前吃喝吗?先知穆罕默德与追随者曾在公元624年斋戒月第17天展开白德尔战役(Battle of Badr),攻击麦加的古莱须部落并取得大胜。2011年,我们却要非回教徒别于斋戒月在我们面前进食。真让人钦佩啊!
他们把那貌似华人的女孩描绘得非常贪吃,似乎想把自己吃成肥猪的那一段,真让我百看不厌。如果制作团队能到大饭店里那些每人100令吉的开斋自助餐看看,他们一定看到很多回教徒也在盘子上装了堆积如山的食物,很多到最后都吃不下。
我们能在斋戒月传达很多讯息,如开斋晚餐要适可而止;别忘记贫穷人家的苦难;别忘记露宿街头,需要打工养活自己的儿童;要晓得斋戒月并不只是白天不吃不喝;要互相尊重;要以文明方式对人;要剔除贪念,以及对物质的追求等等。
不过,有人却选择在这次的斋戒月,用品味不高的手段贬低我们的邻居与朋友。几天前,首相还呼吁不同的社群互相接受,而非纯粹是互相容忍。八度空间的团队怎么听不进去?
当然,广告停播了。首要媒体首席执行员阿末依兹罕在推特上说:「好的各位,我们抽起那广告了。感谢大家关心。」报导指他接著又问:「现在进入更重要的话题,你们认为乐队的号角区有四个伸缩喇叭比较好听,还是三个就够了?」
日子还是继续要过,你说对吗?各位总有更重要的事。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17T0UMu1MLA137M02608MbD0IHO65np
网上已经刮起风暴了,首要媒体首席执行员阿末依兹罕奥玛依然事不关己的态度,才是让人最惊讶的。报导指他在推特上说:「大伙放轻松,别过度诠释。广告是多元族群的团队撰写、制作、导演的。
若过度诠释,任何事情都会变坏」身为媒体人,他应晓得公益广告总会被观众所分析研究。若把社会刻板印象转为艺术,肯定会触动不少人的敏感神经。要觉得这个广告不够敏感,而且让人感冒,我们并不必「过度诠释」。即使是个多元族群的制作团队,他们依然无法回避这危险的刻板印象。
对我来说,叫大伙「放轻松」的劝告,比原来的广告更具侮辱性。说到侮辱,我相信不少回教徒也会认为这广告具侮辱性。我们回教徒这么缺乏定力吗?难道看到别人吃饭,我们马上就无法继续斋戒了?还是在夜市看到女生露出肩膀跟腋窝,我们就会想入非非?
斋戒洁净肉体与灵魂
斋戒是回教五项功课之一,目的是要洁净我们的肉体跟灵魂。斋戒的体验应让我们谦虚,从不幸人士的经历中吸取经验。他们常年没饭吃,而我们只是体验一个月而已。
我们的意志真的软弱到必须叫其他宗教的信徒别在我们面前吃喝吗?先知穆罕默德与追随者曾在公元624年斋戒月第17天展开白德尔战役(Battle of Badr),攻击麦加的古莱须部落并取得大胜。2011年,我们却要非回教徒别于斋戒月在我们面前进食。真让人钦佩啊!
他们把那貌似华人的女孩描绘得非常贪吃,似乎想把自己吃成肥猪的那一段,真让我百看不厌。如果制作团队能到大饭店里那些每人100令吉的开斋自助餐看看,他们一定看到很多回教徒也在盘子上装了堆积如山的食物,很多到最后都吃不下。
我们能在斋戒月传达很多讯息,如开斋晚餐要适可而止;别忘记贫穷人家的苦难;别忘记露宿街头,需要打工养活自己的儿童;要晓得斋戒月并不只是白天不吃不喝;要互相尊重;要以文明方式对人;要剔除贪念,以及对物质的追求等等。
不过,有人却选择在这次的斋戒月,用品味不高的手段贬低我们的邻居与朋友。几天前,首相还呼吁不同的社群互相接受,而非纯粹是互相容忍。八度空间的团队怎么听不进去?
当然,广告停播了。首要媒体首席执行员阿末依兹罕在推特上说:「好的各位,我们抽起那广告了。感谢大家关心。」报导指他接著又问:「现在进入更重要的话题,你们认为乐队的号角区有四个伸缩喇叭比较好听,还是三个就够了?」
日子还是继续要过,你说对吗?各位总有更重要的事。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17T0UMu1MLA137M02608MbD0IHO65np
外评选读:回教社会应先自我反省
关于雪州宗教局「突袭」八打灵一间教堂的课题,对宗教局这举动我不想在此评论。只是,我们都知道没有文明人能够接受在没有适当的理由下,做出能够引起宗教之间的仇视的挑衅行为。
我想谈论关于那些参加该宴会的回教徒。媒体指他们因受到基督教徒的协助,而受该宗教的影响。
据说那些出席宴会的回教徒,尤其是单身母亲,都是贫穷弱势的一群。他们已多次向回教社会求助,却始终没有得到援助。当有人愿意伸出援手,他们就非常感谢这些人,并感到「欠他们恩情」。
在此有数个问题必须提出:
我们的天课去了哪里呢?每年收了数亿令吉,难道没有能力帮助这些穷苦的人摆脱穷困生活,让他们不用向他人「乞讨」吗?为何穷苦的人得到天课的协助的门槛这么高呢?其实人人都曾经面对这种官僚作风。尽管天课部门有豪华的办公室,官员及领导也领取高薪,穷苦的人要得到100至200令吉,却非常困难。
难道高薪聘请这些人只是为了征收费用,而不是为了寻找需要援助的人吗?
天课的宗旨是让人心更接近回教。因此,对刚进入回教的人是有一定的责任的。那为何管理天课的部门没有协助贫穷的回教徒,以致这些回教徒离开回教呢?
回教徒接受非回教徒的协助并不犯法,更何况他们处在非常困苦的境地。因此我们不能责怪他们接受援助,反而应责怪那些理应伸出援手,却没有这么做的回教当局。
若从给予援助者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权利协助他们希望帮助的人。只要没有触犯法令,任何人都可以不分宗教,不分族群地施予援手。我们不要不但没有给予援助,还责怪愿意伸出援手的人。
人人都会受到协助他们的人影响。这是人之常情。若信仰不强,也许连宗教都会放弃。因此,受基督教徒的恩情而受到影响,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为何回教国的回教徒会因回教社会给予的待遇不够好而转教呢?还因接受其他宗教的信徒的好意而受到影响。难道回教的口号只是表面功夫,不符合现实生活吗?
回教社会在责怪他人之前,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自我反省。将矛头指向他人以掩盖自己的缺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ZeX06z81UFp1jKV0PhJ85iF18El0Y8r
我想谈论关于那些参加该宴会的回教徒。媒体指他们因受到基督教徒的协助,而受该宗教的影响。
据说那些出席宴会的回教徒,尤其是单身母亲,都是贫穷弱势的一群。他们已多次向回教社会求助,却始终没有得到援助。当有人愿意伸出援手,他们就非常感谢这些人,并感到「欠他们恩情」。
在此有数个问题必须提出:
我们的天课去了哪里呢?每年收了数亿令吉,难道没有能力帮助这些穷苦的人摆脱穷困生活,让他们不用向他人「乞讨」吗?为何穷苦的人得到天课的协助的门槛这么高呢?其实人人都曾经面对这种官僚作风。尽管天课部门有豪华的办公室,官员及领导也领取高薪,穷苦的人要得到100至200令吉,却非常困难。
难道高薪聘请这些人只是为了征收费用,而不是为了寻找需要援助的人吗?
天课的宗旨是让人心更接近回教。因此,对刚进入回教的人是有一定的责任的。那为何管理天课的部门没有协助贫穷的回教徒,以致这些回教徒离开回教呢?
回教徒接受非回教徒的协助并不犯法,更何况他们处在非常困苦的境地。因此我们不能责怪他们接受援助,反而应责怪那些理应伸出援手,却没有这么做的回教当局。
若从给予援助者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权利协助他们希望帮助的人。只要没有触犯法令,任何人都可以不分宗教,不分族群地施予援手。我们不要不但没有给予援助,还责怪愿意伸出援手的人。
人人都会受到协助他们的人影响。这是人之常情。若信仰不强,也许连宗教都会放弃。因此,受基督教徒的恩情而受到影响,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为何回教国的回教徒会因回教社会给予的待遇不够好而转教呢?还因接受其他宗教的信徒的好意而受到影响。难道回教的口号只是表面功夫,不符合现实生活吗?
回教社会在责怪他人之前,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自我反省。将矛头指向他人以掩盖自己的缺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ZeX06z81UFp1jKV0PhJ85iF18El0Y8r
東方群英會:別鬧了,哈山阿里先生!
哦,又是哈山阿里,又与雪州宗教局有关。这是很多人获悉百乐镇卫理公会遭突击检查后的当下反应。
哈山阿里是谁?关心政治动向,特别是雪州政治脉搏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他就是在回教党党选后「还好」被撤换雪州主席职,如今掌管雪州回教、马来人习俗和公共设施职务的州行政议员。
哈山阿里是推动回巫合作支持者心中的英雄,也是雪州民联执政队伍中缺乏团队精神的人。
从早期的回教祈祷召唤声、禁酒令、阿拉字眼和国语版《可兰经》,到目前突击举办晚宴的基督教堂,他的争议性言行都成为反噬回教党和民联的工具。
周日(7日)的《马来西亚前锋报》更封面刊登哈山阿里的新闻,以抢眼的标题「我愿意被开除」,表达他捍卫宗教和谐及回教纯洁的坚定意志。
该报以显著的封面版位处理这则独家新闻,他的照片和引述的谈话重点,比专访内政部长希山慕丁的新闻还要醒目,吸引读者的眼球。
这篇报导明显充满政治计算。从回教徒角度而言,任何时刻捍卫回教是合理及正常之事,无需大惊小怪,况且联邦宪法阐明回教是官方宗教的地位,禁止其他宗教向回教徒传教。
哈山阿里维护回教是自然和职责所在,无需敲锣打鼓邀功。行政议员身份让他获得特定媒体恩宠,政治令他拜官。若他只是从政前的激励讲师或国家干训局高官,其言论的份量自然微不足道。
他以面对「炒鱿鱼」的姿态宣告意志,反而令人怀疑其背后的政治议程。况且,该报引述名欠佳的居林-万拉峇鲁区国会议员朱基菲里的言论,指哈山阿里的行政议员职将被撤换。
政治人物可以有很多回应方式,无需走到难以转圜地步,除非背后另有议程。哈山阿里的言论把自己摆在最有利位置:奉「回教之名」,让回教党左右为难。
他非常清楚马来报章的运作,也懂得敌友之分,高分贝地在一份对我党不友善的报章放话,或许能说明几点,即他对回教党领导层失望及不满(没有支持自己,没有力挺回教)、对自己无法捍卫回教的纯洁而失望、欲成为捍卫回教的英雄、制造有利自己的舆论、让回教党领导层陷入进退两难,以及其他只有哈山阿里知道的原因。
回教党在这则新闻见报当天召开中委会,哈山阿里和雪州宗教局必然成为焦点。事情的铺陈和推演不禁让人惊叹,哇,未免太巧了!
5个小时的中委会议决暂时不表态,也没讨论是否对付哈山阿里,直至该党个别会见宗教局和教会,了解实况后才正式表达立场。
若哈山阿里觉得,月亮不是斗争的平台,大可换码头,选择熟悉和舒服的环境延续回教,或政治议程。
如此闹下去,对他自己、回教党、民联并非好事,除非导演要求,以及配合剧情需要。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0Jv03d81WQ211200cXl8eta0P2C84wo
哈山阿里是谁?关心政治动向,特别是雪州政治脉搏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他就是在回教党党选后「还好」被撤换雪州主席职,如今掌管雪州回教、马来人习俗和公共设施职务的州行政议员。
哈山阿里是推动回巫合作支持者心中的英雄,也是雪州民联执政队伍中缺乏团队精神的人。
从早期的回教祈祷召唤声、禁酒令、阿拉字眼和国语版《可兰经》,到目前突击举办晚宴的基督教堂,他的争议性言行都成为反噬回教党和民联的工具。
周日(7日)的《马来西亚前锋报》更封面刊登哈山阿里的新闻,以抢眼的标题「我愿意被开除」,表达他捍卫宗教和谐及回教纯洁的坚定意志。
该报以显著的封面版位处理这则独家新闻,他的照片和引述的谈话重点,比专访内政部长希山慕丁的新闻还要醒目,吸引读者的眼球。
这篇报导明显充满政治计算。从回教徒角度而言,任何时刻捍卫回教是合理及正常之事,无需大惊小怪,况且联邦宪法阐明回教是官方宗教的地位,禁止其他宗教向回教徒传教。
哈山阿里维护回教是自然和职责所在,无需敲锣打鼓邀功。行政议员身份让他获得特定媒体恩宠,政治令他拜官。若他只是从政前的激励讲师或国家干训局高官,其言论的份量自然微不足道。
他以面对「炒鱿鱼」的姿态宣告意志,反而令人怀疑其背后的政治议程。况且,该报引述名欠佳的居林-万拉峇鲁区国会议员朱基菲里的言论,指哈山阿里的行政议员职将被撤换。
政治人物可以有很多回应方式,无需走到难以转圜地步,除非背后另有议程。哈山阿里的言论把自己摆在最有利位置:奉「回教之名」,让回教党左右为难。
他非常清楚马来报章的运作,也懂得敌友之分,高分贝地在一份对我党不友善的报章放话,或许能说明几点,即他对回教党领导层失望及不满(没有支持自己,没有力挺回教)、对自己无法捍卫回教的纯洁而失望、欲成为捍卫回教的英雄、制造有利自己的舆论、让回教党领导层陷入进退两难,以及其他只有哈山阿里知道的原因。
回教党在这则新闻见报当天召开中委会,哈山阿里和雪州宗教局必然成为焦点。事情的铺陈和推演不禁让人惊叹,哇,未免太巧了!
5个小时的中委会议决暂时不表态,也没讨论是否对付哈山阿里,直至该党个别会见宗教局和教会,了解实况后才正式表达立场。
若哈山阿里觉得,月亮不是斗争的平台,大可换码头,选择熟悉和舒服的环境延续回教,或政治议程。
如此闹下去,对他自己、回教党、民联并非好事,除非导演要求,以及配合剧情需要。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fread/20Jv03d81WQ211200cXl8eta0P2C84wo
宗教局闯教会晚宴搜查‧雪州大臣遗憾‧促呈报告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4日讯)雪州宗教局(JAIS)昨晚10时突击百乐镇卫理公会(DUMC),约30名该局官员和警员进入卫理公会搜查,扰乱了在该教会举行的晚宴。
雪州大臣丹斯里卡立对这起事件感到遗憾,並指示雪州宗教局提呈完整报告给州政府。
向牧师表达歉意
大臣今午发表文告表示,雪州政府严正看待此事,他已亲自联络该卫理公会高级牧师何强赞,向何牧师表达雪州政府对此事的歉意。
“我告诉他,我已要求雪州宗教局准备一份完整报告,包括搜查卫理公会的原因。”
“我希望在接到这份报告后,能与何牧师见面。”
卡立强调,雪州政府尊重人民享有宗教自由与各族人民举办本身的文化与信仰活动的权利。
哈山阿里为宗教局辩护
他重申,州政府对於不同宗教背景人士进行宗教和谐的对话,持开放態度。
儘管雪州大臣对上述事件感到遗憾,但掌管宗教事务的雪州行政议员拿督哈山阿里却在今晚发表文告,为雪州宗教局辩护。
他指称,有证据显示,当晚確实有出现向回教徒宣扬其他宗教的活动。
他说,当局会继续调查这起事件。
雪政府召见宗教局长
另一方面,雪州高级行政议员郭素沁对星洲日报说,雪州政府已召见雪州宗教局局长马朱基,以瞭解此事。
她说,行政议员今天在州政府经济策划会议上討论上述事件,掌管回教事务的行政议员哈山阿里与马朱基皆说不知道此事。
“昨晚马朱基和雪州秘书拿督莫哈末库斯林一同出席开斋晚宴,马朱基本身並不知道这件事。”
欧阳捍华:有欠妥当
雪州行政议员欧阳捍华则表示,雪州宗教局与雪州政府没有直接联繫。
他认为,宗教局突击教会所举办晚宴的行为有欠妥当,当局应该对付涉及者。
牧师抨做法不当
百乐镇卫理公会高级牧师何强赞今日发表文告批评雪州宗教局的做法不当,並呼吁大马公民,支持在联邦宪法下所赋予的自由集会权利,同时促请当局採取行动对付侵犯人权和骚扰民眾的官员。
“所有出席晚宴的嘉宾都受到骚扰。”
他表示,当他询问该局突击卫理公会的原因时,官员无法出示有人投报的副本,同时不是所有的执法官员身穿制服。雪州回教局官员在记录所有回教徒的资料后,就离开会场。
晚宴属非宗教性质
他强调,有关晚宴属於非宗教性质,旨在庆祝非政府组织“希望社区”主办的活动,以协助妇女、孩童、艾滋病带原者和天灾灾黎。
“我呼吁所有大马公民別纵容违反集会与社交自由的行为,我们应该生活在相互信任和有爱心,促进和平、和谐与体现真正一个大马精神的国家。”
宗教局接投报` 指有马来人出席宴会
据瞭解,雪州宗教局是接获投报指有马来人出席宴会,而展开突击行动。
何强赞表示,这项晚宴是由非政府组织举办,受邀嘉宾来自各种族,约120人;该组织是向教会租借场地。
“这项晚宴展现一个大马精神。主要出席者是基督徒,约有15名马来人。”
他表示,该局並没有逮捕任何人,但是却取走活动时间表和盘问晚宴的负责人与出席者。
“他们来的理由是指接获他人投报。但是,当局並没有说明有关投报的內容。”
指应对付涉及官员` 五大宗教諮理会促彻查
马来西亚五大宗教諮询理事会主席汤姆斯菲力普对雪州宗教局(JAIS),昨晚突击八打灵“梦中心”白沙罗英文卫理公会(DUMC)举办的“多元种族晚宴”,感到非常失望。
他促请雪州政府採取行动对付涉及的雪州宗教局官员,以及调查事件的来龙去脉,避免事件重演。
汤姆斯菲力普对星洲日报说,雪州宗教局应该尊重其他宗教及它们所举办的活动,在执法时应该保持“理性”,如果认为某些活动“有问题”,应当与活动负责人直接接洽,而不是干扰活动。
他认为,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雪州宗教局与警方的行为对国民团结没有帮助,只会加剧民族分裂。
灵警区主任:与警方无关
八打灵再也警区主任阿尊奈迪助理总监指出,这是雪州宗教局展开的行动,与警方无关。
他说,警方只是派员隨行,在场的大部份是宗教局人员,他们也是穿与警察相似的蓝色制服。
http://www.sinchew.com.my/node/214835?tid=1
雪州大臣丹斯里卡立对这起事件感到遗憾,並指示雪州宗教局提呈完整报告给州政府。
向牧师表达歉意
大臣今午发表文告表示,雪州政府严正看待此事,他已亲自联络该卫理公会高级牧师何强赞,向何牧师表达雪州政府对此事的歉意。
“我告诉他,我已要求雪州宗教局准备一份完整报告,包括搜查卫理公会的原因。”
“我希望在接到这份报告后,能与何牧师见面。”
卡立强调,雪州政府尊重人民享有宗教自由与各族人民举办本身的文化与信仰活动的权利。
哈山阿里为宗教局辩护
他重申,州政府对於不同宗教背景人士进行宗教和谐的对话,持开放態度。
儘管雪州大臣对上述事件感到遗憾,但掌管宗教事务的雪州行政议员拿督哈山阿里却在今晚发表文告,为雪州宗教局辩护。
他指称,有证据显示,当晚確实有出现向回教徒宣扬其他宗教的活动。
他说,当局会继续调查这起事件。
雪政府召见宗教局长
另一方面,雪州高级行政议员郭素沁对星洲日报说,雪州政府已召见雪州宗教局局长马朱基,以瞭解此事。
她说,行政议员今天在州政府经济策划会议上討论上述事件,掌管回教事务的行政议员哈山阿里与马朱基皆说不知道此事。
“昨晚马朱基和雪州秘书拿督莫哈末库斯林一同出席开斋晚宴,马朱基本身並不知道这件事。”
欧阳捍华:有欠妥当
雪州行政议员欧阳捍华则表示,雪州宗教局与雪州政府没有直接联繫。
他认为,宗教局突击教会所举办晚宴的行为有欠妥当,当局应该对付涉及者。
牧师抨做法不当
百乐镇卫理公会高级牧师何强赞今日发表文告批评雪州宗教局的做法不当,並呼吁大马公民,支持在联邦宪法下所赋予的自由集会权利,同时促请当局採取行动对付侵犯人权和骚扰民眾的官员。
“所有出席晚宴的嘉宾都受到骚扰。”
他表示,当他询问该局突击卫理公会的原因时,官员无法出示有人投报的副本,同时不是所有的执法官员身穿制服。雪州回教局官员在记录所有回教徒的资料后,就离开会场。
晚宴属非宗教性质
他强调,有关晚宴属於非宗教性质,旨在庆祝非政府组织“希望社区”主办的活动,以协助妇女、孩童、艾滋病带原者和天灾灾黎。
“我呼吁所有大马公民別纵容违反集会与社交自由的行为,我们应该生活在相互信任和有爱心,促进和平、和谐与体现真正一个大马精神的国家。”
宗教局接投报` 指有马来人出席宴会
据瞭解,雪州宗教局是接获投报指有马来人出席宴会,而展开突击行动。
何强赞表示,这项晚宴是由非政府组织举办,受邀嘉宾来自各种族,约120人;该组织是向教会租借场地。
“这项晚宴展现一个大马精神。主要出席者是基督徒,约有15名马来人。”
他表示,该局並没有逮捕任何人,但是却取走活动时间表和盘问晚宴的负责人与出席者。
“他们来的理由是指接获他人投报。但是,当局並没有说明有关投报的內容。”
指应对付涉及官员` 五大宗教諮理会促彻查
马来西亚五大宗教諮询理事会主席汤姆斯菲力普对雪州宗教局(JAIS),昨晚突击八打灵“梦中心”白沙罗英文卫理公会(DUMC)举办的“多元种族晚宴”,感到非常失望。
他促请雪州政府採取行动对付涉及的雪州宗教局官员,以及调查事件的来龙去脉,避免事件重演。
汤姆斯菲力普对星洲日报说,雪州宗教局应该尊重其他宗教及它们所举办的活动,在执法时应该保持“理性”,如果认为某些活动“有问题”,应当与活动负责人直接接洽,而不是干扰活动。
他认为,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雪州宗教局与警方的行为对国民团结没有帮助,只会加剧民族分裂。
灵警区主任:与警方无关
八打灵再也警区主任阿尊奈迪助理总监指出,这是雪州宗教局展开的行动,与警方无关。
他说,警方只是派员隨行,在场的大部份是宗教局人员,他们也是穿与警察相似的蓝色制服。
http://www.sinchew.com.my/node/214835?tid=1
订阅:
博文 (Atom)